读书笔记

《韭菜的自我修养》读书笔记

2020-12-15  本文已影响0人  公孙剑人

  第一次关注李笑来,是在得到上面,罗胖推荐了李笑来的书:《把时间当做朋友》。而很多人第一次听说李笑来,应该是某段录音外泄引起的风波。但圣人也有犯错的时候,何况李笑来这位凡人。而且大人只看利弊,小孩才分对错,李笑来的投资观念我觉得非常值得学习。我一年前看过这本小册子,在股市沉浮一年后,重新翻了翻这本书,又有了很多新的认识。这次试着总结下第二次阅读的收获,也方便以后回顾,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认识。

1、什么样的人才是韭菜?

  忽略周期的概念

  月有圆缺,天有阴晴。在韭菜眼里,股市不存在这些概念,一进场就买买买。结果不是在高位接盘,就是买在高位接盘。为什么呢?如果不是疯涨的股票,不会进入韭菜的视野。而买了疯涨的股票,韭菜心里就会狂喜:才几天涨了20%,下个月会再涨50%,下下个月肯定翻一倍,嗯!....结果,肯定被套牢。韭菜眼里没有止损的概念,更没有止盈的规则。

  赌徒心理

  “反正已经跌了,继续加仓,降低持仓成本,下次一把就能涨回来”。这样的想法不在少数,很早我看到这样的操作,觉得很有道理。结果在操作中,涨回来的次数很少,大多数是被牢牢套住,更快损失本金,同时其他股票疯涨,而自己只能眼睁睁看着。股市是个赌场,但拼的是概率和耐心,如果押中了股票一夜暴富,大概率以后会押错报连本带利输回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低位持续建仓,当损失一定比例的本金,马上认输,止损出局,继续关注,寻找下一次的入场点。

  从众心理

  韭菜喜欢听信别人的建议,从不主动思考。这种现象在股票讨论群中尤为常见,某位“股票大师”建议买进一支股票,群里的韭菜纷纷跟进,从不思考素不相识的大师,为什么要推荐你股票呢?难道是博爱的力量?如果这次运气好买入赚钱了,下次呢?如果亏损了,大师赔吗?这时有原则的韭菜说了:投资本来就有风险。但韭菜在听信大师指导时,并没有考虑风险和收益比。

  喜欢梭哈

  每次买票前,考虑的不是风险比,而是想着:这次买5万的股票,如果翻倍了,那就是净赚5万,有点少....如果买入10万,净赚就是10万,这还差不多,买!结局,不是被套住了,就是被套住了。因为韭菜又忽略了周期的概念,还没有止盈的原则,更不计风险的投入。

  认为股市是零和游戏

  韭菜认为,自己赚的钱,就是别人亏损的钱。但是将视野放长远一点,看看苹果的股价,从96年最低0.16美元,涨到20年最高137美元,市值更是达到了2万亿,这个市值韭菜们相互割韭菜堆起来的吗?当然不是,背后一定是生产力的提高,科技的创新带来的。所以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持续在低点买入优质的股票。

2、怎样摆脱韭菜的命运?

  独立思考

  孤独是成功交易者最宝贵的品质。只有保持独立思考,不断试错,不断优化自己的交易规则,才能提高风险比,立于不败之地。利弗莫尔有这样一条原则:当一只股票上涨时,不要追涨,等它回调,当真正回调的时候,也不要着急买,因为你不知道它是否已经进入熊市了;当开始恢复原来的趋势,又要创新高时,也不要买,因为你不知道它是否是假突破;只有当它再次突破原来的额高点时,才可以放心买入。交易冠军马丁舒华兹也有自己的一条原则:当做了几笔成功的交易时,一定要减少交易头寸,因为持续的成功能放大自己的自信心,变得不再理性,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连本带利将盈利吐回去。

  提高场外赚钱能力

  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有这样的习惯:持续买入资产。简短一句话,说明了两件事情,第一: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只有源源不断,才能持续。普通的韭菜一定要有持续赚钱的能力。第二:买入资产;这里的资产,一定是优质的标的,优质的资源。为我们带来收益的,应该是生产力的提高,科技的创新。

  减少交易的次数

  如果算一下你的交易佣金总和,你会被吓一跳。韭菜在不断的追涨杀跌中,将不断缩水的本金,也一并奉送给了券商。既然我们的盈利应该是生产力的提高和科技的创新带来的,那就应该多点耐心,减少交易的次数,企图卖在高点,低点买回的想法是很难实现的。个人不可能打败市场,连美国投机天才利弗莫尔也承认自己无法打败市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