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酷说《老子》(29)| 所谓“国家”,就是一个合法垄断暴力
题引:
只有“国家”可以使用暴力,去惩罚一切违法犯罪的人,并维护一切有利于稳定的秩序。
除“国家”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个人有资格使用暴力。
换一句话说:
“正是由于国家垄断了暴力,人民才有了长久的和平。”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想要治理天下,却又要用强取的办法,我看是不能够达到目的。)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天下就像神器一样,既不可驾驭它,又不可得到它,)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驾驭它一定会失败的,得到他必然会失去它。)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失去。)
㊣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万物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随,有轻吸有急吹,有的强健,有的赢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奢侈的、过度的措施法度。)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译文。
【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1、
先来听一则故事:
时间是公元前三世纪,地点在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
燕太子丹正在大殿上宴请荆轲,席间有一位美人弹琴助兴。
荆轲说:“弹琴的那双手美极了!”
太子丹说:“此美人赠予你了!”
荆轲拒绝说:“可我只喜欢她的手。”
席散后,太子丹命人砍下了弹琴美人的双手。
用白玉盘盛着,恭敬地送给了荆轲。
2、
这个故事来源于战国时期的一部历史小说叫《燕丹子·巻下》,据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考证:
此小说的成书年代,起码在汉朝以前。
那么,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必定是翻阅过的。
不过,根据他叙述荆轲与太子丹的语气来看。
应该觉得此书的记载荒诞无凭,所以在《刺客列传》中没有收录上面的情节。
好,真假的问题我们先搁在一边。
我们假设,这个故事在历史上曾经实实在在地发生过。
那么,问题出现了:
“荆轲真的欣赏得了那一双盛放在白玉盘里的美手吗?”
2、
现在把时间的指针调拨到1888年12月23日,这一天,印象派大师梵高在家中挥刀割下了自己的右耳。
第二天,他将血淋淋的耳朵包在画布里,寄给了当时法国红磨坊里的一位妓女。
结果不出意料:
妓女收到这样一份圣诞“礼物”,当场吓得落荒而逃。
于是梵高对着天空感叹道:
“为什么我把你喜欢的东西给了你,你还是走了?”
3、
其实,当时的梵高已经有些精神失常了。
他有时候无法分别:
妓女说喜欢他的耳朵,是一句玩笑还是一种认真?
也无法分别:
耳朵是长在身体上更美,还是放在手里更美?
没错:
只有一个精神失常的人,或者一个在精神失常的时候,才会欣赏那种“死亡之美”。
我们的一代大侠荆轲,只不过是想在刺杀前试探一下太子丹的诚意。
其实他同样没有欣赏“死亡之美”的能力,仅仅是比妓女的胆子更大一点而已。
4、
讲到这里,按道理来说就应该归纳寓意,总结陈词了。
然而,如果我们从荆轲和梵高的故事里只是学会了“爱惜身体,敬畏生命”等等人生鸡汤的话。
那么,你就会被书籍活活困死在文字的监狱里,可能终生都无法走出认知的牢笼。
其实读书,最重要的是八个字:
借题发挥,触类旁通。
你要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窥一斑知全豹,践一迹而知全局。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顺着荆轲和梵高的故事脉络,继续往下探讨。
5、
在美国有一位人类学的女教授,有一天上课的时候。
在讲台上当着学生的面剪下自己的指甲,然后放在一张白纸上,让全班的学生依次传看。
学生们勉为其难地传览了一圈,脸上都流露出恶心的表情。
这是女教授就说:
“当指甲长在我手上的时候,你们都对它赞不绝口;
当我把指甲剪下来的时候,你们却觉得它令人作呕。
这说明什么道理?”
学生们面面相觑,欲言又止。
女教授接着讲道:
“说明同样一个东西,我们对它的评价并不是完全由东西本身的价值决定的,而是由它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我们研究人类学,就是要学会理解: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意味着什么。”
女教授能将一片小小的指甲的遭遇,提升到人类学的高度,这就叫触类旁通。
那么,当我们听完女教授的结论之后,是否就可以算是学习完毕高枕无忧了呢?
当然不算!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踩着这位女教授的台阶更上一层,更深刻地去领悟这样一个道理:
既然每个民族的风俗和气质都是从他们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生长出来的,那么二者必定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
就好像苹果树只能生长于北方,橘子树只能生长于南方。
一旦苹果和橘子失去了它们特定生存的土壤,就无法健康地生长,甚至是无法存活。
谈到这里,我们才总算摸到了“取天下而为之”的核心寓意。
这是什么道理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解决另一个更为原始的问题:
天下是怎么来的?
为了行文方便,我们不妨换一种现代人的问法,即:
国家是怎么诞生的?
6、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在公元前四世纪就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
“国家起源于人与人相互之间的契约,即起源于社会契约。”
那么请问: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需要契约?
答案很简单:
如果没有国家这种契约的机构存在,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攻击和残杀,直至灭绝。
所以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1919年的一次演讲中,给“国家”下过一个十分精准的定义:
所谓国家,就是一个合法垄断暴力的实体(机构)。
——《政治作为一种职业》
也就是说:
只有国家可以使用暴力,去惩罚一切违法犯罪的人,并维护一切有利于稳定的秩序。
除“国家”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个人有资格使用暴力。
换一句话说:
“正是由于国家垄断了暴力,人民才有了长久的和平。”
7、
现在,言归正题。
根据以上的论点,我们可以发现:
国家,其实是人类想象的一个共同体。
是人类出于某种恐惧和需要,用“意念”凭空创造出来的一个不断成长、不断进化的“新生物”。
换一个形象的说法:
“国家”就像是一棵大树,生长在人民的土壤中,根植于人民的观念里。
也就是说:
国家,其实是所有国民通过头脑里的“观念”,在无形中联合起来创造出来的一个东西。
所以,老子才会说:
“天下,神器也。”
即是:
“天下,乃天下人的精神集合之器。”
8、
那么请问:
一个集合了天下人精神的机器,它究竟是“活物”还是“死物”?
从哲学的终极意义上讲:
国家,还真是称得上一只活着的“生物”,而不是一台僵死的机器。
所以在西方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在上帝造人之后,人们纷纷请求说:
“上帝啊,我们太弱小了。请你再创造一个英雄吧,让他保护我们!”
上帝拒绝说:“英雄在保护你们的同时,也会欺压你们,吞噬你们。”
后来人类并没有死心,为了抵御各种天灾地祸。
最终创造出了一个“利维坦”,一个能让他们有归属感的庞然大物——国家。
而在《旧约·圣经》的记载中:
利维坦(Leviathan),指的是一种巨大的海怪。
9、
后来到了1651年,著名的近代政治学理论的奠基者霍布斯发表了一部名著。
书名就来自《圣经》的一个启示,叫做《利维坦》。
其实,这本书还有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
“国家的质料、形式和动力。”
霍布斯就直截了当地指出:
“国家——伟大的利维坦——是一个人工模造的人。”
而且,他还用了一些形象的比喻细化了国家的各个部分。
比如他说:
“主权是它的灵魂,官员是它的关节;
奖惩是它的神经,财富是它的实利;
安全是它的事业,顾问是它的记忆;
公平法律是它的理智,和平是它的健康;
动乱是它的疾病,而内战是它的死亡。”
可见:
国家虽然凌驾于一切人民之上,却也难免生老病死的规律。
因此,霍布斯还为国家起了一个哲学化的称谓叫:
“有朽的上帝。”
也有人翻译成:
“会死的神。”
“会死的神”,用老子的话说不就是“神器”吗?
神器者,神无形而器有朽。
10、
那么“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很简单,比如说:
我们喜欢一朵玫瑰,把它摘下来插在花瓶中,这就叫为。
我们喜欢一汪泉水,把它捞上来放在瓦罐里,这就叫执。
当你从大自然的生态中把玫瑰和泉水“取”下来据为己有的时候,玫瑰和泉水的“神”就瞬间凋零腐败了,已然沦为“死亡之美”。
所以老子才会说: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这里的“不得已”,其实是“不得矣!”
意思是:
“不可能得到。”
就好比摘下玫瑰的人,永远也得不到真正的玫瑰。
11、
没错,从前面的推理中我们可以知道三点:
第一点、国家其实是一只活着的“生物”,而不是一台僵死的机器。
第二点,“国家”就像是一棵大树,生长在人民的土壤中,根植于人民的观念里。
第三点,国家与人民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
那么,答案就是呼之欲出了。
当一个统治者强行把“天下”连根拔起,放置在自己手上变成”私人物品“的时候。
也就是说:
当“国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时候。
其实,“天下”的意义已经不存在了,“天下”已经“死了”。
因为那个时候的“天下”,就像是琴女的手,梵高的耳朵,女教授的指甲一样。
已然从一个全民爱戴的英雄“利维坦”,转化成了一个凋零的、腐朽的、失去了生机的“僵尸”。
简而言之:
一个国家距离“民意”这块土壤越远,就灭亡的越快。
所以老子才告诫说: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第五句】【第六句】
㊣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1、
对于这一段话的解读,自古以来版本众多,参差不一。
或行或随,比较好理解,寓意是:
有的人乐意开拓前行,有的人喜欢逡巡跟随。
2、
或觑或吹,“觑”通“嘘”。
二者其实都是“以口吹气”的意思,不同的是,缓急有别。
中国古代第一部按部首分门别类的汉字字典《玉篇》提到《声类》的一个说法:
“出气急曰吹,缓曰嘘。”
所以,嘘是慢吹,吹是急嘘。
寓意是:
有的人秉性急躁,有的人脾气温顺。
3、
或强或羸,不难理解,寓意是:
有的人强壮有力,有的人羸弱无能。
4、
或载或隳,这一句目前版本最多,争议最大。
一种解释是:
“载,安也,隳,危也”
寓意是:
有的人喜欢安定,有的人喜欢冒险。
另外一种版本原文是:
或“培”或“隳”。
培,即是培植。隳,即是毁灭。
寓意是:
有的人喜欢建设,有的人喜欢破坏。
还有一种版本原文是:
或“接”或“堕”。
接,通“捷”,《尔雅释诂》曰:
“捷,胜也。”
堕,即是堕败。
寓意是:
有的人积极进取,有的人消极堕落。
5、
没错,上面的“寓意”从头到尾都是我个人的一个理解。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说法或者哪一家的论调,都可以从语义上找到相应的依据。
所以,我们并没有必要去一字一词地计较孰是孰非。
因为老子的这段话的核心含义只有一点,用佛家的一句禅语表达就是:
“万般草木根苗异。”
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承认:
每个人的立场是不同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思想观念也是千差万别的。
而所谓的“天下”,或者说“国家",正是由这五花八门的人,以千差万别的思想观念创造出来的一个集合体。
目的就是:
从全体人民的需求中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实现利益最大化。
正如列宁所说的: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达到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便产生国家。
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表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
——《列宁全集•第三十一卷》
6、
既然如此,那么国家实施的任何一条政策就绝不能偏向于任何一端。
国家的天平一旦失衡,所造成的后果就像是涟漪,会一层一层向下放大,甚至是放大千百倍。
那该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
向“春风”学习,学习春风在面对地球上成千上万种“根器”不同的植物的时候,依然能够做到雨露均沾,使每一种植物都发芽开花。
所以,上面那句禅语的下一句就是:
“一得春风便放花。”
显而易见:
春风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操作手法。
但是,春风就完完全全做到了让全天下的草木都“各得其时,各尽其能”。
这也是上一章老子所讲的“大制不割”的核心原理:
最高明的治国方法,就是没有固定的方法,依然能国泰民安。
好,虽然我们暂时无法找出“春风”的具体行动是什么样子的,但是老子起码给我指出了“春风”不是什么样子的。
即“不甚、不奢、不泰。”
那么,“甚,奢,泰”又是什么意思呢?
7、
所谓的“甚”,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是:
“甚,尤安乐也,从甘从匹。”
清代文字学家朱俊声解释道:
“甘者饮食,匹者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故训安乐之尤。”
也就是说:
甚,是指终日沉溺于“饮食男女”的欲望中不能自拔。
没错,这就叫极端放纵。
8、
所谓的“奢”,一般与“侈”连用。
侈,原意是指佣人太多。
所以“奢侈”:
本来是形容一个人前呼后拥,排场太大。
“奢”字,拆开就是“大者”。
“大”在头上,不就是“大过了头”吗?
所以,“奢”属于极端铺张。
9、
接下来,再说“泰”。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指出:
泰,从水。水在手中,下滑甚利也。
意思是:
泰,就好像水可以在手掌中随意滑落的状态。
那么寓意就是:
”安逸之极,舒服之至。”
所以,泰也有“极端"的意思。
比如清朝的时候许多学者就称“欧洲”为“泰西之地”,意思是:
“最靠西边的地方”。
10、
好,字义我们解释完了。
接着来看一则故事:
最早的时候,释迦牟尼是修苦行的,天天风餐露宿,常常饿得是前胸贴后背。
后来,他看到尼连河上漂来一个竹排。
竹排上坐了一位琴师,琴师正在教调弟子说:
“弦调得太紧,就容易崩断,调得太松则容易偏声,你要松紧适度。
释迦牟尼听到这句话,一下就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原来修行也不能走极端,应该守住“中道”。
于是他从此放弃苦行,顺其自然,后来才终于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
11、
其实,儒家也有同样的观念。
孔子就曾经说: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子罕》
也就是说:
孔子并不认为自己有多么的博学,他只是有一个心法而已。
什么心法?六个字:
“扣其两端而竭。”
其实就相当于是在调整自己思想深处的那一根“琴弦”。
由松到紧,由紧转松,极度之后,归于适中,这就是“空空如也”的状态。
所以,孔子面对人生的一切难题,学习的就是“春风”。
纵然每一件事情千差万别,复杂错综,但他就是能“扣起两端而竭”。
像“春风化雨”一样,润物无声,化解问题于无形。
12、
如果一个国军没有”空空如也“的心态,也不具备“扣起两端而竭”的心法会怎么样呢?
很简单,他们会走极端,从而陷国家于危险的境地。
举几个例子:
比如春秋时期,齐桓公喜欢紫色,所以衣帽非紫色不穿。
结果呢?
齐国人都开始穿紫色,造成物价不均,最后五匹素布都换不了一匹紫布。
如果不是管仲劝谏,及时扳正了齐桓公的极端行为,可能还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再比如在隋朝末年,隋炀帝喜欢听好话,喜欢听好消息。
凡是有官员如实汇报国家灾祸的,隋炀帝就认为是夸大其词,企图寻求好处,命令拖下去重打。
隋朝本来还是有一个耿直忠臣虞世基的(即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的哥哥),他官居内史侍郎,专典机密,衔行宰相职务。
但是,虞世基眼见一个又一个直言进谏的人屡遭屠戮,最后也放弃了操守,转而阿谀奉承,报喜不报忧。
后来,有一个宫女向隋炀帝报告说:
将军司马德戡意图叛逃,有谋逆之心。
隋炀帝二话不说,立马以“欺君罪”将宫女斩首。
再后来,又有宫女准备向隋炀帝报告一些负面消息。
萧皇后就拦住感叹说:
“如今天下大势已去,不可挽回,何必再说呢?
说了也只是让皇帝徒增忧虑而已。”
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人向隋炀帝报告坏消息了。
当然,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
公元618年,司马德戡与宇文化及合谋发动兵变,缢死了隋炀帝。
其实,归根结底:
隋炀帝是用自己的偏激之心,一步一步将自己的王朝埋葬的。
13、
所以,老子说“去甚、去奢、去泰”:
并非仅仅是指极力避免这三项就可以了,而是要避免一种极端的态度。
要像春风一样,不拘泥,也没有固定的方向。
于无声处响惊雷,于无形中醒万物。
唯有如此,才算是一位圣人之君。
|第二十九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