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心结
父亲今年已经71岁了,一直耿耿于怀,心里还是走不出施人恩德就必有回报,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困惑之中。
或许,用“斗米养仇,升米养恩”,解释父亲的这种困惑更为贴切。受到别人帮助,得到别人恩惠的人,不一定会有回报,就算有恩将仇报的人也不是什么稀罕之事了。
我也对父亲说,既然施人于恩德,别人没有相应回报,也是您此生的恩德,谁也抹杀不了的,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施人于恩德,都会有相应报答,何必耿耿于怀呢?如果非要责怪,也只有怪自己向别人施了恩惠。
但是,父亲还是走不出,他花费这么大的心血,也没有换来别人的回报。
此事,还得从我三个舅舅说起,我母亲是娘家老大,长女如母,自然娘家许多事情就都压到我父亲的身上了。
外公家里很穷,已无能力帮助三个舅舅娶回媳妇,眼见着舅舅们陆陆续续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而外公却没有能力张罗舅舅们的婚姻大事,甚至,有些人还在背后嘲讽外公,这辈子没有爷爷当了。
而舅舅们呢?也在逼外公张罗他们的婚姻,外公哪里有这个经济能力呢?
在舅舅的逼迫之下,外公只有找到我父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父亲与人合伙开办小煤窑(那时,煤炭开采管制不严),确也赚了一些钱,在经济上较为宽裕。
外公哭哭啼啼,求我父亲想想办法,无论如何也要帮他把儿子们的婚姻解决,到了这个份上,我母亲又是长女,外公家的情况,确实不能够完成舅舅们的婚姻大事。
就这样,除了大舅舅自己对结婚没有概念,至今还是单身,大家都还没有琢磨透大舅藏着什么心思。
当时,也张罗了几个女孩子相亲,就是没有相上,记得父亲讲过,有一次,在大舅相亲的时候,大舅借上厕所为由,竟然偷偷跑了。眼看二舅、三舅也到了结婚年龄了,父亲就没有再张罗大舅的婚事,转而张罗二舅、三舅的婚事了。
二舅,三舅的婚事已办成,那么,父亲也就完成了外公的哀求了。这事应该就这样完结了,其实,还没有完。
既然舅舅们老婆也已娶回来了,原有的房子肯定住不下了,接下来就是建房子的事了。
二舅,三舅的楼房,尽管,成家之后的舅舅们,也在努力赚钱,但是,若想等到赚够钱再来建楼房,时间不等人,首先想到的还是央求我父亲的帮助。
应该说,我父亲对于舅舅们而言,尽到了一个作为父亲的责任,是有大恩惠的,按理应当回报,受人恩德,当之以回报,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天理。
然而,事实上,却是两回事,舅舅们逢年过节也没有来看看父亲,父亲有一次胃病住院也没有看望,不像以前需要我父亲的时候,隔三岔五都来找父亲,寻求帮助,而今,父亲年纪慢慢大了,确实也没有能力再提供什么帮忙,也帮不上什么忙了,或许,此时,正是享受后辈们福报的时候了。
有时,父亲对我讲,舅舅们逢年过节或平时有空之时,我也不指望能带多少礼品,给多少钱,只希望能够到家里来,聊一聊,让我心里也宽慰许多,毕竟以前的付出还是记得的,其实,就算没有帮这么多忙,自己的亲姐姐也应该过来看看,走走亲戚也是常理,也都没有。
每次,说起这些陈年往事,父亲都是一肚子的火气,有时,我也不便过多说什么。
也许,舅舅们如今生活也好起来了,也不需要这个姐夫的什么帮忙了,也帮不上什么忙了,可有可无了。
常言道,“天上的雷公,地下的舅公”,舅舅是有着重要亲戚地地位的,如今也成这样。
可能,在舅舅们的内心里,以为自己的亲姐姐,亲姐夫的帮忙,是理所应当,没有什么见外吧!
我想,不管是亲人,还是朋友,同学,同事之间,哪怕是一个路人举手之劳的帮忙,一时回报不了,也应牢记于心,有朝之日再回报。一定要传承礼尚往来,有恩必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人世间将日益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