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神经的逻辑有感:想象力也能减肥?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59594/55a38c27110902bf.jpg)
看到罗胖在跨年演讲上,一年比一年瘦,我也想着该去健身,把体型修正一下。然后想到可以通过想象达到和实际训练一样的效果,那我岂不是可以真正心想事成了。静心一想,才不是那么回事,首先得经过一段时间训练,身体有记忆。其次,集中精力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如果我有专注的功力,那么实际的练习对我来说就是一碟小菜了
无意识拥有意识中忽略的遗忘的不愿面对的我们以为不存在的的信息,它们隐匿在意识的水面之下,在我们需要思考、决策的时候,相关的零散信息便浮现出来,由无意识加工成一个逻辑严谨的线索,提交给意识作为参考。由此可以看出,意识会在一定程度上受无意识影响甚至是操控。
读这本书前,我认为自我就是自由意志:我选择何种食物获得营养维系生命;我选择学习何种知识完善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我选择何种职业创造什么;我选择什么样的伴侣共同承担怎样的命运;我选择什么样的体验;我选择什么样的态度……这一切决定了我是个怎样的人。不过,当我不具备自由意志没有选择的能力的时候呢?比如还是个胎儿, 连呼吸进食都不需要,不用选择也无法选择,那个时候我就没有自我了吗?好吧,修正一下,自我是遗传基因和自由意志的结合。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也就无法选择自己的基因,它决定了我们初始的性别、相貌、体型还有器官的功能和缺陷,也就是我的身体。那么谁来决定我的选择呢?是对这个世界的感觉、认知和判断?也就是我的意识中的见闻感受思想再加上潜意识中保存的的大量暂时遗忘和不愿面对的的信息还有根本不用感知就会受到影响的阈下信息?这些信息来自文字记录下的人类的历史,生物学家回溯的史前文明,物理学家构建的宇宙模型,还有新闻里一闪而过的地球另一端的某个村庄,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路边的兀自绽放花朵,一束从老屋窗棱投下的光线里飞舞的尘埃……
胡适先生在《人生的意义》里说过“要知道个人是社会上总总势力的结果。我们吃的饭,穿的衣服,说的话,呼吸的空气,写的字,有的思想……没有一件不是社会的。”
难怪我们会拥有共情的能力,因为原本就是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