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电影中那些错位颠倒的成长
是枝裕和比较喜欢拍有裂痕、有隐痛的家庭期待修复的故事,比如《比海更深》(2016年)、《海街日记》(2015年)、《如父如子》(2013年)、《奇迹》(2011年)、《步履不停》(2008年)、《无人知晓》(2004年)、《幻之光》(1995年),里面的裂痕,或深,或浅,期待随着岁月的流逝来修复。
家庭中的裂痕,源于那些不能成熟的家长们,仓促之间,偏执之下,成熟理性的缺失,不良习性的放纵,高悬理想的未能落地,荒唐感情的不计后果,从此,家庭中的隐痛就郁结起来,天长日久地发酵,培育出了这些过早懂事的孩子。
是枝裕和电影中那些错位颠倒的成长《比海更深》里面的良多,一个颓废、离异、做着文学梦的中年大叔,年轻时写小说获过奖项,曾经的创作光环和曾经的幸福家庭都已经消失了,只能在自己和老邻居的记忆中回味。现实的薄皮,包不住良多理想的大馅,一沸腾,就泡汤了,从此,良多的混沌,比海更深。在侦探事务所糊口,美其名曰积累素材,而辛苦赚到的钱立刻赌光,连儿子的抚养费都拖欠支付,被前妻提起诉讼。入不敷出的良多,经常求助于有点养老金的老母亲,甚至偷吃食物和翻找钱物,而受到同样窥伺母亲养老金的姐姐的监督和质问。窘迫的经济状况和不能实现的文学理想,使他沦落在失衡、失意的生活中,挣扎不出来,像在泥潭中,爬不上来,又陷不下去。儿子真吾,为无望的父亲担忧,陪着父亲在暴雨中走出家门,边吃,边聊,帮助压力过大的父亲消解压力。那句:爸爸呢,有梦想吗?把几近沉沦的父亲引向了有曙光的彼岸。儿子没有因为父亲的落魄轻看父亲,也没有因为父亲的抚养费的拖延就怨恨父亲,他还是希望父亲能够好起来,成为自己的人生榜样。
是枝裕和电影中那些错位颠倒的成长《海街日记》里的已经逝去的父亲,是一个不断寻求爱情新鲜感和婚姻自由度的不羁男人,一无所有的他离开了人世,留下了两组来自不同母亲的四姐妹。父亲的不靠谱,并没有遗传给四个姐妹,相反,缺乏温暖的成长生活环境使大姐幸更加注重对亲人的关怀,她接纳了没有生活来源的小妹玲,小妹玲也努力地融入到姐姐们的关爱之中,并同样温暖地回馈着。大姐幸的这种类似母亲、类似家长的身份,和《无人知晓》中的长子阿明的代家长的角色,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大姐幸的表情中更多一些喜和忧的流露,不像阿明那样把所有的心情都掩埋心底中。小妹玲也类似于《无人知晓》中的次女阿雪,懂事、听话,她已经是个长大版的阿雪了。《海街日记》里的四个女孩,前三个没有因为父亲在自己幼小时抛弃自己个母亲而怨恨父亲,也没有因为没有父亲的成长而自卑和堕落,三个女孩都有了不错的工作:护士、银行职员、店员,最小的妹妹玲,更是记得父亲的好,细述父亲亲手为自己做过的美食。在有裂痕的亲情关系中,被弃的子女对于失责的父亲,没有怨恨,没有指责,而是参加了葬礼,并从小妹那里分享了对父爱的回忆。
是枝裕和电影中那些错位颠倒的成长《如父如子》里的父亲良多,表面上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商界精英,成功的个人奋斗史,使他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儿子学习钢琴如此地不开窍,从后来医院的通知那里,得知这是一个被抱错的孩子。儿子庆多是一个听话、努力的小男孩,他为了练好钢琴,让父亲喜欢自己,他从来不敢懈怠。只能在角落里崇拜地仰望着自己的偶像父亲,在父亲熟睡时偷拍下他的帅气形象,而从不敢违抗父亲的严厉。良多对儿子的教育,更像是训练儿子成为一个职场赢家,可以支付高额的教育费用,却不会多花一点时间陪伴儿子。家庭仿佛成了一个培训机构的代理,而缺乏抚育一个儿童的关爱。而在另一个家庭雄大家中成长起来的亲生儿子琉晴,无忧无虑,父亲雄大的笑声天天萦绕在自己左右,欢乐的空气在家中弥漫,其乐融融。两个家庭把儿子互换回来以后,亲生儿子琉晴,无法遵守父亲良多立下的诸多家规,偷偷地换乘城轨回到了原来的家,回到了原来的爸爸雄大的怀抱。良多在事业上是成功的,在亲子教育上是失败的,他对亲生儿子的高标准严要求,同样没有建立起与琉晴的和谐相处。精英父亲良多的冷酷,来源于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没有得到多少父亲的关爱,只能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他与父亲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就是稀少而浅显的,这种阴影使他不知道该如何关爱自己的儿子,形成一种良好的亲子氛围。父亲良多,是一个有待成长的父亲,需要和儿子一起并肩成长。同样地,儿子庆多和琉晴,对于父亲良多的严厉和冷酷,并没有影响到对他的热爱,在影片结尾,良多与另一路上的庆多相遇会合,回到了雄大家,家门口站着等待他们归来的琉晴。
是枝裕和电影中那些错位颠倒的成长《奇迹》中也有一个落魄、离异的做着音乐梦的父亲健次,离异后,他带着自己的次子龙之介在福冈一起生活,长子航一被前妻希美带到了位于鹿儿岛的外婆家。健次的日常生活由年幼的次子龙之介来照顾,自己每天与一群不靠谱的所谓音乐人混在一起。健次对于儿子龙之介的成长和教育不作一点关注,对于儿子的日常起居都不闻不问,对于远在异地的航一也更是没有一句问候,他好像忘了自己的父亲的身份,只是沉溺于音乐这个漩涡,这个漩涡,吞噬掉了他原来拥有的家庭。而两个小孩相隔两地,互相关心着对方和家长,没有因家庭的变故影响到自己的心情,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消极懈怠,他们希望重新聚在一起,希望奇迹就会降临,一步步走向见证奇迹、完成心愿的终点。无论是哥哥还是弟弟,这次冒险的旅行,这次短暂的相聚,就是为了许下心愿,希望一家人重新团聚。
是枝裕和电影中那些错位颠倒的成长《步履不停》里也有一位没长大的中年男子良多,他多年的打拚没有结果,失业中与带着孩子的由香里结婚,继续找工作,以维持生活。在大哥纯平的忌日,他带着由香里和继子厚司回到父母家中,与父母相聚的一天里,他对自己的工作状况、家庭状况还是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爷爷恭平问起继子厚司的人生志向时,厚司很清楚地回答爷爷自己长大了的志向,就是父亲曾经的职业。良多的迷茫,源于他的不成功的事业追求,也源于他对新组建的家庭的无力掌控,自己处于失业状态,所以不确定能否与由香里生一个孩子而长久生活下去。而厚司并没有被从年幼丧父的阴影笼罩,他确定自己以后会从事与和父亲一样的职业,很有继承父志的气魄。在继父的老家,他也称良多爸爸,而没有再称他的名字,这是一个懂事和体贴父母感受的孩子,。不幸的经历,没有让他怨天尤人,也没有让他尴尬无望,他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尊重和热爱,成长着,适应着,这点,是良多需要学习的。而良多的父亲,爷爷恭平,在经历了长子就任溺亡的意外打击之后,孤僻古怪,不善与人寒暄交往,脾气暴躁,没有耐心,诊所无人继承的焦虑时时刻刻地困扰着他。一个家庭成员的意外离开,对于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几乎可以摧毁一个人积累多年的好脾气、好习性。爷爷恭平,也是一位需要修炼、复原的家长。
是枝裕和电影中那些错位颠倒的成长《无人知晓》中的孩子们,无论阿明、京子、阿茂、阿雪,都可以说是天下几乎最听话、最懂事的孩子了,而他们共同的母亲惠子,则是这个世界上最不靠谱的母亲了。母亲身上的孩子气很重,说话时像小女生一样的嗲声嗲气,少女般的裙装和发型,难以掩饰下坠的烟袋和无精打采的倦容。惠子的脑子里的内容,还是很幼稚天真的,她寄托希望于一些不靠谱的男人,并生下了四个父亲身份不能缺定的孩子,为了另一个男人,又断然离开了自己年幼的孩子们。为人之母的责任感在惠子的脑子里是越来越淡,弃子不顾,后来追寻自己的快乐去了。惠子的口中,孩子们的父亲们更是不负责任,一个个逃得无影无踪,这些不用演员来扮演的父亲们也是逃避、舍弃了做为家长的责任,成了一个空虚的代号。四个孩子中,阿明代位了家长,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他们虽被隔离在这个冷漠的世界之一隅,但是阿明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他去球队参加练习并表现出色得到了教练的重视。他的成长是自觉自发的,动力就是答应母亲照顾好弟弟妹妹,在过早担负起来的支撑家庭的重担下过早地成熟起来。
是枝裕和电影中那些错位颠倒的成长《幻之光》里,早逝的丈夫郁夫,是一个典型的性格不成熟的巨婴型男人,他本拥有青梅竹马的妻子和美满的家庭,儿子才三个月大,他就自己结束了生命。回忆起他对妻子谈论起工厂枯燥、繁重的劳动,和货运公司新来的曾经的国家级相扑运动员,可以看出他对现实工作环境的不如意,但是他没有用在温馨的家庭生活弥补失望的工作带来的落差,反而连美满的家庭生活也放弃了,放弃了自己做为一家之长养家糊口的责任,逃避到另一个世界。他的生命轨迹短短地划过,还没有在心理上具备为人夫、为人父的角色,就自动隐退。他的退出,比《无人知晓》中的母亲惠子更加彻底,他直接离开这个世界。这部影片里早熟的孩子是已经长大成人的由美子,她的早熟源于童年时奶奶的走失,她一直把此事归咎于自己没能成功地阻拦住奶奶的出走,勇于承担责任是早熟的一个标志。而丈夫郁夫不辞而别的自杀,又给了她巨大的打击。她不甘心就这样被命运之神莫名其妙地当头一棒,一直在努力寻找丈夫自杀的原因。再嫁,是她对生活轨迹的重新选择和适应,她对于不可逆转的现实,是尊重和服从的,这是她的生活哲学。不明白的世事很多,但是,有些事,也许不需要探究明白了,有些事,也回不去了。
刚才关于这些电影的家长和孩子的对比,是按照电影出品时间的逆序来的。现在按照出品时间的顺序,再对比一下结局。
是枝裕和电影中那些错位颠倒的成长是枝裕和的处女作《幻之光》里,不成熟的家长郁夫,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他用自杀来解决问题、逃避现实中的不如意,而早懂事的孩子由美子,也是过早地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在经历了亲人们的不辞而别离世之后的沧桑感,曾差点击垮了她,随着时间的流逝,她才慢慢复原,适应了残酷的现实,并不再归咎于自己。时间成为化解由美子痛苦伤痕的自然疗法。地点也变化了,她再嫁到远方,离开了那个让她悲伤的城市,也成为她摆脱痛苦的路径。人物也变了,她再婚的丈夫,是经历了生活磨砺的男人,比起她的前夫郁夫,是承受力强和思想成熟许多的,他对由美子关于幻之光的解释,才使由美子了悟了生死,从痛苦的漩涡中解脱出来。影片的结局,是确定的,由美子与再婚的丈夫一起踏实地生活在了一起。
是枝裕和电影中那些错位颠倒的成长到了《无人知晓》,不成熟的家长惠子,没有极端地逃避,在离家一个月后,还回来看过孩子们,早成熟的孩子阿明,对于母亲对他们的遗弃没有哭泣,没有不解,对所谓的父亲们,也没有鄙视,没有愤怒,他异常平静地接受了这些他不能改变的事实,这是他比起《幻之光》里由美子的成熟之处,他的处境其实比由美子更残酷、更绝望,但是他成熟到不再寄托希望在离开自己的母亲身上抱有任何希望,只是竭尽菲薄之力完成自己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维持当下每一天的生活,并梦想着有一天能进入球队参赛。可贵的是,他没有走上偷抢的邪路,更没有失去对人生的希望,也不对离弃自己的家长抱有幻想。他比由美子现实,他比由美子不相信感情、他比由美子坚强。影片的结局,是个不确定的结局,孩子们和中学生姐姐一起,走在山坡的阶梯上,忘记了小妹离去的痛苦,或许,走到阶梯的尽头,妈妈就回来了吧。
是枝裕和电影中那些错位颠倒的成长《步履不停》里的艺术控良多,年纪不小了,没人收留,好不容易遇到了带着孩子的寡妇由香里。拿不起又放不下的阳春白雪,躲不开绕不过的柴米油盐。回到父母家中,面对父亲的严厉和母亲的慈爱,仿佛还是那个没离开家的少年,时间没有在他身上造就出什么,也没沉淀下什么,刚刚组建家庭的他,也没有对家庭的基本规划,他的人生仿佛是一张白纸,人到中年才刚刚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他的继子厚司,小小年纪,志向明确。厚司经历了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的改嫁,接受事实,没有自卑,比起《无人知晓》中的阿明,他是幸福的,因为他还有母亲在。
是枝裕和电影中那些错位颠倒的成长《奇迹》里的颓废音乐人爸爸健次,带着次子龙之介一起生活,长子航一与母亲一起到了外地生活。健次的不靠谱,与《比海更深》里的良多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甚至都挣不到生活费来,而且日常起居和家务劳动,还要幼小的龙之介来完成,只是他没有一个可以伸手要钱的老母亲。健次的颓废指数比良多要高许多,他没有固定的职业,每天就是瞎混。他的儿子们就更懂事、更早熟些,小兄弟俩经常电话联系询问父母的情况,并且相会在两个城市之间,许下心愿。这部影片中,是枝裕和把孩子们塑造地比较理想化,比较有能力,比较有思想,两个孩子都有点精英少年的领导力和决策力,而离异的父亲母亲似乎更更颓废和无能,一个没有工作,一个勉强找到超市收银的工作,感觉这两个孩子都好像不是这对父母生出来的,比较有主见、比较有远见,没有离异单亲家庭孩子身上的自卑感,都很快适应了变化了的生活环境。结局,也是开放性的,或许,会有奇迹发生的。是枝裕和对这两个孩子寄托了比较大的希望,看片名,就知道,奇迹。
是枝裕和电影中那些错位颠倒的成长《如父如子》中的父亲良多,是个性格缺陷不懂关爱的专制父亲,他的性格缺陷来源于他的不幸福的童年生活,他对儿子的严加管制源于从小没有得到父亲的关爱和管理,一直在自己奋斗。他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亲子教育的幸福模板,他把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的成功管理模板复制到家庭生活中来,难免弹奏不出和谐的乐章。在家庭教育中,他也还是一个幼小的学生,而不是成熟的父亲。他抱错来的孩子庆多,遗传了原生家庭父母的很多优点,友好、善良,较早地成长为一个关爱家人、感恩懂事的男孩。庆多更像是良多的人生导师,就像《无人知晓》里阿明是母亲惠子的榜样一样。
是枝裕和电影中那些错位颠倒的成长《海街日记》里的荒唐父亲的多变婚姻,留下来四个相依为命的同父异母的姐妹,四姐妹的和谐相处和温暖互助,与《无人知晓》里四个兄弟姐妹的快乐相处是相似的,她们也是生活在同一套房子里,天气好时一起出来玩耍,她们的家长位置也是最大的孩子来替代的。三个姐姐的母亲还是在的,但她们也没有再对这个存在的母亲寄托希望,这与《无人知晓》里阿明对于母亲惠子已经不抱希望一样。她们姐妹四人,最终对荒唐的父亲的不负责任,都没有计较,这也像《无人知晓》,阿明四人也没有怨恨母亲。《海街日记》比《无人知晓》的结局明朗一些,四个姐妹都已经长大,能够经济自立了,而《无人知晓》中的孩子们还没有机会去上学,还没有长大,还没有经济来源,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问题。
是枝裕和电影中那些错位颠倒的成长《比海更深》里的良多,这个事业无成、不堪重负、啃老的巨婴男人,是被现实压垮了的诸多中年男人的代表,他心有理想却时运不济,有份糊口的工作却与理想无关,上有老、下有小,却不能尽好为人子、为人父的职责,每天的梦想还是不切实际的文学梦,每天的娱乐是消磨在赌博的输输赢赢上。理想的光环变成了理想的阴影,压得他气喘吁吁。对于前妻重新谈恋爱准备组建家庭,他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还幻想着与前妻和好。他的儿子,比较清晰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想当一名公务员,而不是做朝不保夕的作家。对于父母离异后,母亲重新寻找爱情准备组建家庭,他能够正视,而不是回避或者阻挠。儿子比父亲冷静、客观地面对现实,不抱有幻想,不寄托希望于别人。影片的结局是开放式的,或许,良多从此地努力写作,不再赌博,前妻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一家三口又生活到了一起,也是有可能的。
在人生中,在家庭中,如果代际角色错位了,家长不是成熟的家长,孩子就会成为懂事的孩子,责任也就倒置了,家长不能管理和规划家庭,孩子们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这就是一个有问题、有裂痕的家庭,问题怎样去解决呢,需要家长把自己的理想与实际契合一下,找到一个切实的契合点,再就是,多给过早懂事的孩子们多一些爱吧,由可怜天下赤子心,回归到可怜天下父母心吧。
写到这儿,奉上邓丽君日文歌曲《别离的预感》的歌词:
几乎要哭出来般痛苦的爱着你;
哪里也不要去,停止气息留在我的身旁;
如果你能从身上掏出心给我的话,
我要把内心的想法让你知道。
请告诉我你觉得悲哀的理由。
即使触摸到你;
我也只有相信你如此而已。
那是比大海还深,比天空还要蓝;
要超过如此的爱你我也做不到了。
我若能再美丽一点的话就不用担心;
因为我希望你只在乎我一人就好了。
若能用我的生命来换取悲伤的话;
我的人生将会只有你。
请告诉我生存的意义。
我会遵照你所说的去做……只是如此而已。
那是比大海还深,比天空还要蓝。
要超过如此的爱你我也做不到了。
句句歌词,
多么像《幻之光》里由美子想对郁夫说、却再也没有机会说的苦苦挽留,仿佛又看到了由美子看着郁夫耍着花伞离去的搞笑背影,歌词像由美子想去拽住郁夫的一只胳膊;
也多么像《无人知晓》里阿明四兄妹想对妈妈说却又说不出的思念,仿佛又看到了阿雪站在阳台上高高的凳子上踮着脚尖伸着脖子幻想着第一时间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的身影;
又多么像《步履不停》里良多对自己的艺术梦想的痴痴呓语,在心中一遍遍的执著默念,还有他对逝去的老父老母的深切缅怀;
还多么像《奇迹》里小兄弟俩在火车交轨的瞬间虔诚的许愿;
更多么像《如父如子》里儿子庆多对父亲的期盼,仿佛看到了良多追上儿子时儿子眼睛中打转的泪水;
亦像极了《海街日记》四姐妹对离世爸爸的怀念;
最像的也许是《比海更深》里的良多,对曾经的文学的留连,对曾经的缘分的眷恋,对曾经的自己的追忆。
是枝裕和电影中那些错位颠倒的成长无论生活怎样混沌迷茫,无论生活怎样错位颠倒,还得继续生活下去。
愿每个人都实现比海更深的梦,愿每个人都付出比海更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