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讲师21天阅读原创

绘本讲师训练营【43期】 2/21 阅读原创 《秋天的绘本课堂》

2019-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简语而行

43009-张永艳

在绘本阅读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怎么做?——读《秋天的绘本课堂》9月开学了

9月 开学了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人会说:“这不序言中袁晓峰老师都已经说了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呀?”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了这“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后,实际的教学中真的做到了吗?

读了序言中袁晓峰老师梳理的绘本阅读教学的“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之后,再来读后面的每一篇教学设计,你会发现自己读它们的时候明显有了甄别的方向:这些设计方案里面哪里比较好?哪里有待改进?哪里还存有问题?如果自己来做这个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做?

书中每一本绘本都呈现了两个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案,我们也可以从中作出比较,两个方案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给自己在今后的绘本教学设计带来更多的思路。

尽信书不如无书。带着绘本讲师训练营所学和本书序言里的“三大纪律”与“八项注意”,我对其中的几个教学设计各一、两处存有不同看法。

第一个是《迟到的理由》教学设计A。

《迟到的理由》信息介绍页

阅读活动中设置的第2个问题是:两位老师面对迟到的态度截然不同,你喜欢谁?说一说理由。我不知道设计者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何在?是要学生把这种比较也带到现实生活中吗?然而现实生活中能像这本绘本中的那位老师一样如此面对孩子的迟到的能有多少?如果老师做不到这一点呢?孩子迟到了就往老师身上找不是吗?显然不是。我个人的想法是,如果不是专门从事对孩子的心理进行研究的实验,这样的问题还是尽量避免提出给孩子,否则不但没有起到让孩子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之外,反而助长了孩子违反规则之后往他人身上归咎的思想。我想,这应该不是我们想给到孩子的。

当然,如果把这个设计作为以成人比如老师为教学对象的课程,这个问题是可以提的,这样可以让老师们来反思自己在实际中遇到这样的问题是怎么处理的,有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心理。

该教学设计最后的阅读链接之二——《卡米开学了》的介绍中,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介绍是这样的:卡米在幼儿期遇到了各种问题,诸如行为习惯、性格品德、情绪心理等,爸爸妈妈是如何处理这些成长问题的呢?小调皮卡米在上学时又遇到了哪些麻烦呢?这套书带你走进孩子的世界,学会沟通与养育技巧。显然是写给爸爸妈妈的介绍,同理,如果这个教学设计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这个链接及介绍是不错的,但是如果是给孩子的,那么就需要反思了。

如果说这个教学设计的授课对象是成人,也不合适,这一点从前面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内容可见一斑。所以,这个设计是将孩子和成人作为授课对象混为一体了,如果要用,就得根据实际的授课对象分别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二个是《今天,我可以不上学吗?》教学设计A。

《今天,我可以不上学吗?》信息介绍页

教学过程中有几条是让孩子观察画面来预测故事的,这点其实也是不错的做法,但同时设计者给出了“可以使用句式‘一会儿……一会儿……最后……’”和“可以使用句式‘有……有……还有……’”,这里明显没有做到“八项注意”中的第一项——不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袁晓峰老师在序言中也提到了深圳百仕达小学熊佑平校长的感慨:“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生搬硬套做句式训练是很无趣的事……绘本阅读课不能绑架绘本去机械地进行字词教学、句式练习、口语交际,而绘本的价值完全被忽视。”

第三个是《今天,我可以不上学吗?》教学设计B。

《今天,我可以不上学吗?》信息介绍页

教学过程中的“图文结合,拓展阅读,引导理解”环节,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这样的兰兰妈妈吗?为什么?这里的问题跟我前面提到的第一个教学设计中的问题类似,如果现实中孩子的妈妈不是这样的,那么孩子会怎么想?

由上,在绘本阅读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我总结如下:

1.    先弄清楚教学对象,是孩子还是成人?

2.    做完教学设计之后再回头来对照“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检查一遍,看自己是否都已经做到?

如此,我想,我们才能够在绘本阅读的教学中有“由知到做”的成长。

个人观点,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