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哭闹汇总
2020-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薄荷free
哭闹是婴幼儿期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和策略。如果能在3岁前,帮助孩子把哭闹这股表达的“绳子”拧开的话,也有利于快速观察和发现孩子的各种生理疾病,还能更早发现孩子心理发展的问题,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对孩子和家庭来说都是好事。
对婴幼儿期孩子来说,哭闹本质上并不是情绪、情感或需求,而是孩子表达和展示它们的一种方式和策略(具体思路和办法详见文末)。
如果能引导和教会孩子使用更丰富的方式和策略表达。孩子2岁后就会经常遇到孩子出现摔倒、受伤等情况。这些情况下通常要有以下两种思路:
1)鼓励孩子自己克服疼痛和困难,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让孩子知道哭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忍一忍就过去了;
2)陪孩子一起“大哭”一场,哭过后要自己克服疼痛和困难,变得独立且坚强。
最后,我们最需要教会孩子,自己根据自身情况去做出合适的选择,而不是寄希望于养育者全部代办。
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仅仅因为一点点小磕碰就哭闹。鼓励孩子坚强去面对,因为抗打击(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都有)能力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