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四)
2019-04-01 本文已影响6人
双阳071赵浩延
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四)
【社会研究的微观小宇宙教学】
上节我们一起阅读了医学院的教育改革,今天帕克·帕尔默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更接地气的教学实践——关于从微观小宇宙进行教学的第二个例子——社会研究的微观小宇宙教学。
帕克·帕尔默亲身示范,现身说法,通过描述我们的观念形成方法来说明所发生的事情。为了使“观念形成”这个抽象的概念更生活化,帕尔默选择“种族”作为他和学生们的探究焦点。最开始学生似乎不愿意参与到探讨中来,但是帕尔默坚持不懈地提出问题,慢慢地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当学生从最开始的麻木和冷漠,转变为热情参与时,帕尔默将课堂交给学生个体,让他们相互讨论。
当学生们经过了跟微观小宇宙及其提出的议题的交锋,他们对于界定种族得要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的认识超越了“种族观念”本身,一直探索到潜伏在任何观念背后的动态,他们不会再接受那种轻率、随意使用像性别或者国籍等其他观念的做法,这样教育所达到的效果,要比老师循规蹈矩地讲课更深刻。
通过帕克·帕尔默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采用从微观小宇宙教学的方法后,教师说话的空间少了,开放更多的空间给学生与主体直接对话,他们会学到更多,也学得更好,他们不只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和其他科学家所知道的东西,也学会了自己进行探究。“授人鱼不如授人渔”,与其填鸭式教学,还不如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究,从被动变为主动,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教育,那么,我们就为了这样的教育愿景努力奋斗吧!
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