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

文化传承,传承的究竟是什么

2019-03-09  本文已影响74人  tomlong98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相信很多同学都知道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仅有的将自己的文化体系传承至今的文明。这大概是作为中国人最骄傲的一点了。要知道,历史上那些古老而且曾经繁荣强大的文明要么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要么自己的文化丢失殆尽成为了别的文明的“虫草”。

但是如果大家稍微多了解一点古代世界史可能就会知道并非如此。首先,不论是从原生性还是从古老性切入,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原本就是生造出来的概念:一方面,从原生性来讲,除了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中国教科书中所描述的古巴比伦实际上是当时新月沃地文明的统称并不专指古巴比伦王国——之外,伊朗的埃兰文明和希腊的克里特文明当然还有美洲的奥美克文明都有各自的原生性;论及古老性,套用知乎上的一个比喻,别人家的老人刚死你们家的儿子出生。这样说来,我们的文化传承其实也没什么可以骄傲的了。

何况,正如“崖山之后无华夏”[1]这句实际上没什么道理的话所说,中国文化在历经多次浩劫以后已经不同于过去,很难说中华文化还在传承了。

但问题显然不会这么简单又这么让人不开心的结束。所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文化传承,传承的究竟是什么?

文化传承,传承的是习俗吗?

很多人说我们已经不再写繁体字、不会说古老的方言、不记得老祖宗的仪典,然而须知习俗也好行为也罢,都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这是因为习俗本身是一时一地对自然或者社会环境适应的反映和积累。譬如,广东人热衷于喝凉茶便是对当地炎热潮湿气候的适应。那么很容易想到,随着人口的迁徙、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推移,习俗是会改变的。远的不说,如今全国人民团圆的春节就是朱元璋发明给官员们探亲的寒假;除夕取代元旦也就是公历开始取代农历以后袁世凯的创造;年兽的传说最早只能追溯到民国时期;“福倒我家”更是特殊时代背景之下的产物……然而现在我们享受着三十到元宵的春节假期,除夕的春晚和饺子以及倒过来贴的“福”字都已经成为了很难改掉的习惯。更远地,传承了无数匠心的日本拉面不过是甲午战争以后赴日华人带过去的食物,至今还不到120年历史,可日本人已经将“拉面”一词变成了货真价实的日本创造[2]。如果说文化传承传承的是习俗,那么这种随时会改变方向的传承也未免太不牢靠了一点。

文化传承,传承的是技术吗?

也不见得。并非所有民族都有那么多傲视群雄的手艺,且看冶铁术的传播便知。即便有,这些手艺大抵也是失传了的。事实上,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由此带来的生产关系的改变,对应的新技术自然应运而生,旧的技术则会进入博物馆进而被大多数人所遗忘。就拿中国古代失传的技术例如医术来说,单是华佗时代的医术就已经只剩下外科手术和五禽戏真正流传了下来,而更重要的麻沸散等发明和《枕中灸刺经》等医书都已经散佚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其他方面的知识就更是数不胜数了,然而从来没有人会因此说中国的文化传承断代。由此可见,文化传承传承的也不是技术。

不过我们不难发现,任何民族的文化,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于“我们是一个民族、一样的人”这一点的认同。举一个反例来说,尽管闪米特人发明的一神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根本源头,但这种一神教的具体形式已经无人知晓,对应的政治经济制度也已经亡佚(社会);闪族人的后裔——犹太人、阿拉伯人等——的语言也已经大变,如果不是死海残卷我们无从破解(人文);我们至今无法重建他们的指纹基因库,因为他们的后代早已在连年的迁徙中血缘稀释、基因混乱了[3](自然)。失去了全部三方面的共同认同,如今不论是犹太人还是阿拉伯人,都已经没有人会说“我是闪族人的儿子”这样的话了,尽管史书记载他们的确是货真价实的闪族人的儿子。因此,民族文化的本质,其实是民族认同。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构建、维持和传承民族认同呢?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找到我们的共同点就可以了。

这个共同点可以是共同的宗教信仰、优越的政治制度、一样的祖先血脉、强烈的集体主义、4200年未曾中断的文明历史……反正有什么我们一样的东西拿来用就是了。正是这个共同点,让我们产生了“我们是一家人”的认同,也便是所谓的民族凝聚力。

而寻找共同点的关键,莫过于自己民族知识的传承。

宗教信仰传承的知识叫精神支柱;精神支柱记在圣经里,依靠共同的精神支柱,犹太人虽宗祠被毁流离失所2000年民族不倒终得复国。

政治制度传承的知识叫天赋人权;天赋人权写在宪法上,依靠有纠错能力的政治制度,美利坚得以后发先至并最终站到了人类文明的最高点。

祖先血脉传承的知识叫血缘认同;血缘认同记在基因里,仰仗同根同源的血缘认同,欧洲千年的乱局最终尘埃落定,一个统一的力量重新出现。

集体主义传承的知识叫生存希望;生存希望写在民俗里。“只有舍弃那些不能劳动的人,这个村子才有活下去的希望。”[4]

所以不难想到,文化传承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知识的传承与传播。而在所有的知识中,又以文明历史传承的知识最为多元。它记录了我们过去做过什么、我们有什么经验教训、我们有什么可以留给后代的财富。

所谓的传承文化,其实就是让我们的后代乃至让更多的人涉足徐霞客留宿过的山水、知道六国何时何地因何逡巡不敢前、在于谦坚定守卫过的城楼驻足远眺、驰骋霍去病为之奋战的草原、对着东坡肉手不停箸、用太白的花间美酒举杯邀月、在史书上的方块字里读出前人的筋骨血肉、脱口而出他们的爱恨情仇自己的大喜大悲[5]……这是我们的知识,我们的文化。

给岁月以文明,于是洪荒宇宙因此有了意义。

给文明以岁月,于是我们倚靠历史拥抱未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1]:关于“崖山之后无华夏”那一长串话源自哪里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说法,笔者在学校图书馆和知网也找不到可信的出处。这里列举两种可能有价值的观点供大家参考思辨。

其一是出自明末钱谦益的诗: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俺银轮哭桂花。”

这种写法实是托古,以崖山指代明朝末年清军入关。一定程度上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国内很多续写都会接上“明亡之后无中华”。但按我自己的理解,这首诗侧重点在家国沦陷而非文化传承断代,本意不符。

其二是更广为流传的出自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小说《海啸》一说,原话就是“崖山之后无华夏”。然而说实话这样一句怎么看都是多年以后第三方人士回首历史时的感叹的话语居然是小说主人公,一个宋亡以后反抗元朝统治的青年所说……很难想象这种违和会出现在银英传作者的笔下啊……

[2]:关于日本拉面,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明朝灭亡以后流落日本的朱舜水招待当时一位日本大名的食物。但从正统历史学的角度来说,当时日本种植小麦很少,基本不具有推广这种食物的客观条件,这成为了该说法的主要掣肘。且至今在横滨地区依然有一种按照现代日本拉面的口味制作的切面,被称为“龙面”,当地人认为这是华侨带来的食物。考虑到“ラーメン”(日语“拉面”的假名写法,罗马音ramen)可以解作“拉面”、“捞面”、“卤面”等词语的音译,而这些词汇都是清及以后才出现的。因此本文采信了正文的说法。

[3]: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结果表明,犹太人和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共享Y染色体祖先,但犹太人自身与阿拉伯民族主题的Y染色体指纹基因相似度极低。顺便一说,从线粒体基因和常染色体指纹基因的结果来看,通常体量巨大的融合民族,例如中国的汉族、沙特阿拉伯地区的阿拉伯人、伊朗的波斯民族和欧洲的日耳曼民族,他们的指纹基因尤其是Y染色体指纹基因高度纯合;反倒是像犹太、大和这样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的小民族,他们的指纹基因多样性比较高。

[4]:这个桥段出自日本电影《遒山节栲》。

[5]:本段改编自下文——

“我走过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经留宿过的,我走过的关隘是六国曾经逡巡而不敢前的,我驻足远眺的城楼是于谦曾经坚定守卫过的,我现在能驰骋由缰的西北草原是霍去病曾经为之而奋战过的,我还能吃到苏轼当年手不停箸的红烧肉,我还能饮到太白当年举杯邀月的花间美酒,我还能在众多浩劫后读到前人的筋骨血肉,我还能在大喜大悲后脱口而背出一句他们曾经用来形容自己的爱恨离愁。这片土地留给我们后人最大的礼物应该就是这么两件了吧,一件是历史,一件是文化,前者可鉴世,后者可润心。”

原文来自知乎,作者三十九画生,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554054/answer/104290397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