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丑陋无知的你,该站在什么角度去评判“美”的世界?
荐书:《审丑万物美学》
你觉得你的颜值符合你心里的标准么?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该怎样去理解一个艺术家的世界?
孩子很小的时候,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可以拥有很多“天赋”,便用各种“琴棋书画”来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填满。
有些孩子会把这些“技能”持续,并在高考时选择一个相关的专业,继续深造自己的“艺术天赋”,而大部分孩子仅仅选择把这些“技能”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来修饰自己的人生,高考时选择那些相对来说中规中矩的专业,做一名“普通人”。
那这两类人之后对于“美”的抉择又会有那些不同呢?
1
2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审美考核制度,只不过那些长期与艺术接轨的人会对“美”更敏感些,他们的标准会更清晰些,对于“丑”的评判会更加专业。
但是,从这本由史蒂芬.贝利编著的《审丑万物美学》中以数个世纪以来的艺术、设计遗产和文化史为辨析基础,对比了丑以及与丑截然对峙的美之间的差距与无法逾越,书中美的概括,对丑的评判,各个艺术家评析的标准差异,让可可这个“普通人”开始对站在艺术视角去看这个世界的人群感到极度的好奇。
你认为自己的容貌是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的吗?
在你的审美标准中,你的颜值是达标的吗?
在这本《审丑的万物美学》中,贝利的坦率,与对于美丑的释解上赋予洞见的勘察力,给了我们这些平凡视角以方向,当然,要辨析的去看待他的评判。
可可最近在备考,复习专业课时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这类以艺术语言去撰写的书籍。
尽管可可努力的去消化,依然对于可可长久以来形成的固有思想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就从最简单的颜值标准来说:可可承认自己属于颜控狗那一类,但是可可本身却是一名颜相普通的平凡人。依据书中传递的思想来说,可可这种行为实属不道德,以自己不存在的资本去言论他人,把行为处于一个不平等的状态,是令人唾弃的行为与思想。
而且从书中各个艺术大家对于美丑的评判差异来看,即便是同一圈内的艺术美学家,对于美丑的认定依旧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除了表现在他们的言语行为上,也在他们的作品风格与光影表现力上完整传递给世人。
今天可可为这篇文的配图均来自于这本《审丑万物美学》,仔细阅读图片中的文字,不难发现,有一个人,“他”对艺术的理解,对美丽与丑陋的事物的解读,除了在他的画中呈现给大家,还融入了他的生活里,这里,包括他对性的理解,以及他所选择的性生活方向(详细的小见谈,静待日后)。
节选自《通稿二零零二》今天,文章的最后,可可给大家推荐一本书,韩寒的《通稿二零零二》。
这本书承接了韩寒以往的文字风格,应该说比以往的文风多了些类似于相声中捧哏与逗哏的趣味言论,除了轻松感,也会带给你一定的思考与自我反思。
就像图片中可可画线部分,那句“录用应届毕业生比要了一个处女还麻烦...“,这种比喻看似很无厘头又很奇葩,但仔细想想,好像也没什么不对。
最近可可把实习工作辞掉了,空出来的文案岗位可可的前任BOSS本想招一个有工作能力又温柔体贴又贤惠的御姐,但直到现在,也就只能想想而已。
先不说御姐与否,工作能力上,可可的前任BOSS心灵上就遭受了各种大小伤害。
由于临近6月7月毕业生大潮,前来应征的人倒是不少,但表明要来”学习“的也不在少数。
其实,就像韩寒这本书中这篇可可截取的片段中传达的那样,”我们是在招职员,而不是招学生,想学习,当初大学干嘛来着?“,估计当初大学时,一部分人忙着修学分(包括爱情学分),一部分人忙着旅游事业(如果真的玩出花来...),而很大一部分人在寝室里忙着为英美韩日贡献浏览量与流量忙到不可开交。
都说大学生找工作难,其实真的是这样吗?
应该说,那些觉得找工作吃力不顺心的人,难的不过是你太过高看自己低看公司,对自己的能力估价太高导致滞销,如果你真的有能力,或者说你肯摆平你的心态去对待应届的自己应有的处境,也许你的offer早已满天飞任你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