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写每天写500字书房就是我的全世界

读书有法,读无定法,贵在得法

2017-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冰糖Shirley子

“读书有法,读无定法,贵在得法”是我仿照教育学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来的,其意思浅显易懂,便不再赘述了。

然而,最近一两年,市面上出现了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阅读”课,处于好奇心我也参加过一次,还看了一本叫做《如何高效阅读》的书。看这些书、听这些课给人一种恍惚感,仿佛掌握了这些方法,就真的能一目十行甚至百行,能够成为一个“阅读专家”了呢。

因此很快被嘲笑,自己也通过一次次的“撞南墙”回了头,终于不再找捷径。

我绝不是什么专家,正如阅读这件事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大师”或者“学者”一样,这就是因为读书没有什么“一刀切”的方法,只能通过踏踏实实的读,一字字的读去摸索,有时候倒是也可以听听旁人的建议,但这些建议不能直接转化成知识,除非你是收集读书方法的“达人”,也无可厚非。

那么读书,正如文章标题所说的,自然有一定的“法”可循:例如阅读学术文献可以通过看文章综述、关键词、引言有个对整篇文章大体的印象,随后可以对文章细节进行研读;阅读“论点类书籍”(如《金字塔原理》、《思考快与慢》等)掌握书中关键概念及逻辑脉络其实就可以“算是读完”了这本书(请问,“算是读完”是真的读完了吗?)而阅读经典名著,除了一字字一句句去研读、琢磨,我想不到任何快速且高效的阅读方法,而这种字字句句的读法,有时还要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更好的理解,却也谈不上高效。正如你不会用阅读《金字塔原理》的方法去读《红楼梦》,也不至于用阅读《西游记》的方法去绘声绘色地阅读《思考快与慢》。

我们论证了“读书有法、读无定法”,可怎么去理解“贵在得法”呢?打个比方来说吧,正如开车,我们有新手,也有老司机,但没有专家对吧?老司机与新手的区别不在于会不会“开”车,而在于应对不同路况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被锻炼的。正如我们不会用“开的快”去褒奖一名驾驶好手,我们是否也不应该用速度去评判一个读书者的“好坏”呢?说到底,哪有什么好坏可分?我们也不会用要求赛车手的标准去要求普通司机呀!

因此,一目十行或许可以说是一项很厉害的技能,但不是阅读的必备条件。如果看到文章的你就是要字字句句读,也不失为一种“稳重”的阅读方式。但总归,你要学会建立一种自己对于读书相对成熟的体系,也不会再跟着“潮流”上当受骗了,而如果你被“骗”了,虚心接受吧,谁不会教一些智商税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