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秋骨已显
2018-08-19 本文已影响32人
一朵低温的白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23643/5f0bc820112e7955.jpg)
清风习习,不觉秋初夜已渐长。一番雨丝孤寂而平静,明亮润泽貌。
草木已走完这段茂盛时期,皆为黄落。秋怀如山中一半夕阳,氤氲缭绕,绵长悠远。这份空灵的秋意,看似不经意,实则身骨遒劲,阔朗有力。
秋月春风,乃良辰美景,尤以秋月显岁月之美。此间的月,深邃,仿若所有的深情都在目光之中。要不,怎有“秋宵月色胜春宵”之言?
苏轼有云,“相逢不用忙归去”。敞开胸怀,尽情游赏,十分畅快。待到明日黄花时,索然无味,蝶见了也愁。惜取当下为好,这更是秋所揣着的意志,引人深思。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秋蕖野水,本是客观之物。诗人却产生了浓厚主观意识,将溪桥上所见的受风之荷,赋予了恨意,实则物中显人。杜牧所在没落时期,平生志事,却受到排挤。眼下荷叶背过身来,相依相偎,心怀怨念。对应上的正是他的忧虑呀!
这秋风是厉害的,它让无情的绿荷,渐次成了哀愁残状。不,是诗人心思生得巧,将秋的风骨表露无遗。这秋风是不近人情的货色,何尝不是生活里荆棘丛生的对照之物?
瑟瑟秋风,让人冷暖自知。在不顺的境地里,残荷还能生出孤意与深情,人愈加得自省而为之。
一年好景,秋朔向来别致。芙蓉露下,杨柳月中,橙黄橘绿......稍不留神便引得诗情。自古逢秋寂寥,之外还有胜过春朝的融远。
觉人间,都摇落,可不是秋的超凡脱俗。世间江湖皆浑浊,唯有它气质犹存。老树,空池,凉如水,可月还将满,皆是情意。
秋清,秋澄,秋暮,秋月无边。爱极了它本来的样子,秋怀里满是风骨。纵然“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可这美已前秋后又经年。
人世繁华,如秋风过耳,可谓染神刻骨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