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书写书评读书

诗经里的劝诫诗十四

2022-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杏花疏影1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唐风·蟋蟀》

唐国都城的郊外,这是一个深秋的下午,空旷的田野里少有行人,清清冷冷的秋风,摇曳着树枝上正在发黄的枯叶,风一阵紧似一阵。偶尔还可以听到蝉在为夏的离去做最后的哀鸣,一个素衣男子行色匆匆地往回赶,疾风吹着他似乎有些单薄的衣裳,他抬头望了望阴阴沉沉的天,心想:深秋了,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再繁华的风景都有离去的一天,再华美的青春也会在时光日复一日翻页中离我们而去,我们的人生也如此啊,我们也会在这离去声里渐渐的老去。他静静地看着风吹走的落叶,那是季节在谱写着人间的哀歌。年华易逝,青春不在!趁着年华还在,一定要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啊,不能辜负了好光阴啊!他暗暗的对自己说。这种伤感的情绪在心头起伏不定。当匆匆的脚步终于走到一个院落门口时,他想:终于到家了,终于在下雨之前赶回家了。推开门,却见几只蟋蟀正在院中跳跃,鸣唱。蟋蟀都知道躲进屋子里避寒了,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快到年底了,他的心里涌起无限的哀伤,不由得开口唱道:“天寒蟋蟀搬进屋里,一年匆匆又到年底。如今再不及时去寻乐,时光所剩下的并不多......”

这是一篇感时之作,劝人勤勉惜时的诗。诗人因至岁暮而感到时光易逝,因时光易逝而生出要及时行乐的想法,又因乐字而想到“无已”“无荒”以警戒自己,因而以“思居”“思外”“思忧”且效仿贤良之士自勉。

此篇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感物伤时。诗人看见蟋蟀由野外迁至屋内,天气渐渐寒凉,想到“时节忽复易”,这一年又快到了岁暮。古人常用候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更易,此篇诗人正有感于十一月蟋蟀入室而叹惋“岁聿其莫”。

首句:蟋蟀在堂,岁聿(yù)其莫。诗人以蟋蟀起兴,诗人看见蟋蟀跟进屋里了,从触发情感诗人由“岁莫”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三、四句:诗人看见时光流逝,便说要抓紧时机好好行乐,不然便是浪费了光阴。其实这不过是欲进故退,着一虚笔罢了,后四句即针对三、四句而发。三章诗五、六句合起来意思是说:不要过分地追求享乐,应当好好想想自己应该承当的职责,当然呢,对分外事务也不能漠不关心,尤其是不能只顾眼前,还要想到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忧患。可见“思”字是全诗的主眼,“三戒”意味深长。这反覆的叮嘱,包含着诗人宝贵的人生经验,是自儆也是儆人。最后两句三章联系起来是说:该吃时就吃,该喝时就喝,该玩时就尽情的玩,该干事时就努力的干事。当然还要像贤士那样,时刻提醒自己,做到日有三省,同时还要勤奋向上。虽说这四句是在说教,却很有分寸,诗人肯定“好乐”,但要求节制在限度内,即“好乐无荒”。这一告诫,至今仍有意义。

首章与二章意思差不多,而在三章,以蟋蟀在堂,役车其休。诗人突然想到,昨日出行看到田地里农事已休。故借此以表示时序流逝的快,同“岁聿其莫”意思一样。全诗皆为诗人有感而发,直吐心曲,坦率真挚,以重章复沓为主,语言自然中节,不加修饰。押韵与《诗经》多数篇目不同,采用一章中两韵交错,各章一、五、七句同韵;二、四、六、八句同韵,后者是规则的间句韵。

从诗中我们看到,当诗人看到细碎的光阴,渐去渐远,所发出一些与我们有同感的感叹。不管你愿不愿意,每天的时光依旧会穿过我的指间,消逝的无影无迹。也许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希望青春永在,时光停驻。可这必定是梦,因为时光从来不会为任何人停留。甚至会洗去了所有经历的尘埃,让记忆断断续续的消失的落红里,不留一点寻觅的痕迹。人生本来就是一次单程的旅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间的过客。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珍惜时光,珍惜我们在这世间的每一次相遇,不管相遇的时间有多长或都多短,回眸时,这些所有经历过的,都是我们人生当中最美的那一个瞬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