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阁读书笔记小二读书荟首页推荐

进阶无门?别急,这里有妙方!

2017-12-04  本文已影响13人  小二翻身做掌柜

这本书是萧秋水教主今年8月份刚出版的新书,在很久之前我就已经听说过教主的大名,但是始终没有真正去了解她。

今年机缘巧合购买了她的饭团,每天在饭团看着她的生活学习记录,对她逐渐产生好感,在她新书出来时,立马买来作为我线上读书会的第一本书。

原本看着书名第一时间以为这是一本干货类的书籍,直到收到书拆了塑封,才发觉这竟然是一本散文类型的书籍。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特别喜欢散文类的书,类似于刘同写的书以及艾力的作品,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慢慢没有了闲情雅致,看书也更多地挑选干货实用类书籍。

直到看完这本书我才感到万分惊喜,虽然整本书更多的是,关于时间、知识、情绪、自我精进很零碎的思考,但整本书的脉络却非常清晰,字里行间完全可以窥见一个焦躁的时代里,稳步前行的知识管理专家的心声。

我在小二读书荟第一天跟课程的小伙伴分享了这本书,并且以一种概括的方式解读了这本书。这本书总共有5个部分内容,我从5个部分总结成为五个要点:学识、认知、价值观、方法论、行动。最近我常常在思考为什么人和人的差距那么大,我觉得从这5个方面可以概括回答这个问题。

我所见到的那些厉害的人,大多是学识造诣很高的人。学识这个词比较空泛,我所理解的学识是有深厚的知识底蕴作为支持,同时又有很丰富的人生历练,时刻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书中很多篇文章完全体现了教主学识广泛,并且有着特别严谨和坚守的求学态度,毕竟这样一个什么都以快为荣的时代,不是谁都有勇气花那么长的时间去寻根溯源,踏踏实实挖掘古秦文化

我很喜欢李欣频的一个讲座音频,她分享到自己经常出国旅游,每个国家每个地方光是马桶的抽水、插头在哪里等等都研究了好久,在这种历练下人肯定会越来越聪明。教主也属于这种见识得多的人,并且她很乐意沉浸在日常的花草树木当中。

学习知识影响着我们的学识,因为学识程度的不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偏差,而认知正是人与人之间本质的差别。

我在2016年疯狂地探索着自己的可能,当时意外地进入到一个打卡社群,并开始每个月给自己一个主题,每天坚持不懈的在社群里进行该主题的打卡,下一期便换了另外一个主题。我在打卡第二期后跟闺蜜探讨过,也跟好几个小伙伴讨论过这种打卡是不是太过于流于形式了,对打卡的认知决定了收获。

教主在书中也提及了现今社会的学习氛围,有太多太多的人依旧在流于形式的学习,以为写几篇口水文就算写作,以为买很多课程就算知识付费,以为每天四五点起床的人生是早起高效的人生。

我们每天都在自己的朋友圈看到一些疯狂的打卡,一长串的文字叙述里包含了无数件事,很多时候我会经常警惕自己陷于这种状态。打卡几个月,早起多少天,写了多少篇文章,读了多少本书,这些都是流于形式化的收获,但偏偏太多人沉溺其中,自我感觉良好,成就感非常大,但成就感本身就是件很虚的事情。

我并非说打卡不好,关键是每天早起之后做了什么,每天这个项目打卡那个项目打卡,背后产生了什么实际的收获?每天做了那么多事的结果是什么?赚到很多钱了还是职位上升了?

就像photoreading影像翻阅一本书的结果不是读了一本书,而是用这种方法快速阅读,真切地学习到了东西并运用,而这种运用是真正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或工作,像我用photoreading的方法阅读了那么多本书,自己手绘画思维导图,结果就是孵化了小二读书荟。

大家不妨停下来去想想你现在手头正在进行的打卡,结果是什么呢?你想要有什么样的结果?萧秋水老师在书中提到朱少峰,他现在也是很厉害的一名知识IP,当时他还在学校,学习了萧秋水老师的微信课,反复听课听了6次,并且写了一个PPT《如何玩转高效微信运营》并提炼了要点,结果在微博转发之后引起了HR注意,被推荐到了360做微信运营。

我也是从每天不停地学习很多课程中,逐渐意识到很多时候自己只是在做表面的努力而已,如果每天坚持早起,但是早起后的时间在玩手机,刷朋友圈,那不如不早起多睡会养足精神。打卡的项目太多,我们注意力分散,会更加容易迷失自己。

我们的大脑很容易上当受骗,除了很多是事实本身的虚假,更多的是从真实透过介质进入到我们大脑的印象或记忆是虚假的,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有认知偏差。在互联网时代时间长了,经常被电视电影、网络诱惑,很容易分不清到底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拟,尤其沉迷游戏的人。

94%的人不知道他们不知道,剩余不到6%的人中间,有大部分的人不知道他们知道,只有最少数的人知道他们知道。认知偏差体现在很多方面,最终造成的直接影响是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选择不一样,从而人生也不一样。

我是个很怕死的人,对真实的世界有清楚的认知,所以明知道这个人有暴力倾向,我会远离他。明知道这个人的家庭关系处理得超级差、妈宝男、暴力狂、赌徒我都会尽可能远离,通过风险预估,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自己以后可能会遇上哪些问题的。

我们的见识越多,形成的学识也越多,越有判断的能力,去预估事情的发展趋势,能够避开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避开危险的人,比如劝你吸毒、劝你出卖肉体、劝你打打杀杀的人。也能避开危险的事,比如半夜三更还在外面独自夜跑,比如有家室的人到处暧昧等等。因为认知清晰,我们明确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提升风险鉴别能力,快速做出应对措施。

我不是圣母,时间也不多,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拯救甚至改变一个很难改变的人。但认知偏差造成的结果就是现实中有太多悲惨的例子,明知道对方是无法改变的,依旧怀着圣母慈悲的心,试图去救一个溺海的人,最终让自己也陷入浪花漩涡里,余生不得安宁。

萧秋水老师提到在她的文章《阳台用来晒被子,那其实是种浪费》,大家留言纷纷讨论外国人如何晾晒被子,甚至有人抨击她崇洋媚外,这种评论区喷子或键盘侠的认知偏差在于他们对事物了解并非全貌,完全依靠自己恶意揣测。

所以我会看热点,但很少追热点写文。大部分追热点的文章,为了赶时效性,并来不及去调查真相,大部分内容都是口水文,追热点追得好的文章势必有很明确的观点,但社会很多时候常常是中庸的状态,没有明确的是非之分。认知影响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外界世界及内在自己认知的反射。升级认知,训练长线思考的能力,让价值观呈现比较正面的趋向。

任何学习课程最好的学习方式都是行动,用行动去一点点验证课程提供的方法论。萧秋水老师在书中也提到了很多方面的方法论,大部分更多的是大方向的指引,内容都是我们平常熟悉的道理,只不过所有有道理的道理看每个人自己理解到和实践出来的结果。

既然说到行动必须要说到精要主义,精要主义说白了就是专注做一件事情。信息爆炸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开始成为稀缺资源。在原本的迷茫阶段,我不得不开始的试错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是我需要步步为营的时间,我不能再把时间和有限的注意力到处发散出去。精要主义才是学习的第一性原理,我发觉到自己跟同期社群学习早已经跃升的小伙伴,以及跟还在原地的小伙伴之间的最大差别就是精要主义。

跟我同期进行社群学习有个女孩叫乌龙明月,当时我们同时在Angie社群打卡学习,她因为践行精要主义后便退出社群打卡,大概退出半年后迅速爆发。精要主义真的有这么神奇吗?是的,这里又是有一个认知偏差,现在大部分人已经接受了21天或28天形成一个习惯,但实际上一个习惯形成稳定需要66天甚至更长。

我研究乌龙明月的成长路径发现,她几乎是每两个月主攻一个领域,快速入门一个领域。半年的时间她便斩获了英语、写作、公开演讲以及0基础学编程并成为一名全栈工程师。在后来跟她交流当中,她说如果我们总是一直处在学习的状态,永远都不可能有结束的一天。像英语的学习,学了那么多年依旧还在学习,她认为技能的学习要在短期内连续的行动,从何实现成长的大跨越。

主攻的意思是整整两个月只有一个项目,而不是以一个领域为主。这种方法现在越来越常见了,在彭小六跟新东方老师小C老师学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10天完全英语的培训让他的英语提高非常显著,我们也可以尝试运用这种方法,在两三个月的时间让自己快速从0基础入门一个领域。

那么问题来了,想要学习的领域那么多,精要主义如何践行才有效呢?最近不断有人在问我关于这部分内容的问题。有人通过一些途径加了我好友咨询了我两三个问题,其中一个是怎样才能理清自己目前最需要学习什么,他也是在不停地报课,不停地听课当中兜兜转转。

我的答案是用价值判断,罗列你所有想学或可能会学的领域,每一个项目都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收益维度,学习这个领域将会带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尽量可以衡量到金钱或薪资增长,成年人的学习如果还依靠情怀和文艺,怎样也到达不了自己想要的位置。

第二个问题是损失维度,不学习这个领域,对你产生最大的负面影响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是学习这个领域的难易程度,难度大到需要以年为单位的暂时靠后,譬如学会造一艘飞船,这个对普通人是终身都难以到达的领域,我们基本可以放弃掉。

关于第二点损失维度的判断,我在5月的时候就面临一些抉择,我记得当时我的身体状态还不是特别好,摆在我眼前的选择有健身、文案学习、公开演讲,在碰见两件甚至是三件事同时要做抉择时,我用价值判断的方法,最终确定了健身。

果不其然,3个月快速入门健身带给我的收获是无比巨大的,原本每天一回到家就困到眼睛睁不开的我,就算现在每天晚上只睡四五个小时,我一天的精神状态也非常好,气色也好了很多。健身的收获是切合实际的,只有自己能真真切切体会到,我没办法拿出具体的数据来分析,但我身边的所有的小伙伴都会明显看到这种变化。

如果当时我不做这件事,我的损失非常大,因为身体已经到了我无法支撑的地步,我必须先保证了身体健康才能进行其他项目。最近太多太多的人跟我反馈自己很迷茫很焦虑,包括我弟弟,那我觉得既然已经到了这种混乱的地步,不应该再盲目前进,而应该停下来去清理了。我自己也是将很多的课程停下来,很多课程都推掉了,给自己一个月甚至一年认真沉淀过去一两年报过的课程。

时间折算成天数,人的一生也就不到3万天,我们不能再每个月晃来晃去,要明确自己的方向,起码是2年内的方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重要的人和事,才有可能产生人生当中重要的结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