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什么是知识?

2020-09-07  本文已影响0人  菜菜唠产品

最近在读成甲的《好好学习》,我整理了一些基础的理论,只所以发布出来是因为这马上就要提交作业了,我却不知道要写什么(尴尬脸)

知识

原理(是什么) :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方法论(怎么办):学习——应用——迭代,这样进行循环

案例:就像”知乎“上的文章,如果你不云阅读,它就只是一些数据,而当你阅读了内容之后,它就成了信息,但只有你知道了如何改变你的行动,信息才变成了你的知识。

临界知识

原理 :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查理芒格称为普世的智慧)。像牛顿第二定律F=ma

认知深度

原理 :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来问题本向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方法论:

第一,深度回答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第二,有深度的回答需要依托于有实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

第三,有深度的答案能够更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

案例:有人问:怎么增加团队的认同感?第一个人回答:领导要经常开会强调。第二个人回答:人的认同感 来自全力以赴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其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共同参与的仪式感都很重要。这里第二个人的回答是不是比第一个人更有深度。

习惯性防卫

原理 :习惯性防卫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是,在知识而非体力占主导的社会中,这种根深蒂固的防卫习惯会不知不觉地阻碍我们成长。

方法论:

1.建立绿灯思维。

原理: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

与之对应的红灯思维:

原理: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

2.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我”和“我的观点/行为”的改进和提升,是不一样的,我的成长来自“我的观点/行为”的改进和提升 ,而别人对“我的观点/行为”提出意见,正是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获得启发和成长的机会。

案例:一个粗暴沟通的老板,听到咨询顾问给的建议:你和员工沟通的时候 ,要先倾听,理解员工意见之后再发表你的观点。老板心里想:嗯,这个观点虽然和我过去的做法不一样,但是仔细想想,一定有有用的地方,比如,如果我能够先倾听再沟通,就能让员工充分表达意见,可能产生新的创意,而且,充分沟通,也能避免我们讨论了半天才发现大家说的不是一回事儿。还有,理解和倾听,也是和员工建立信任的过程,能够增长团队的凝聚力。

提升学习能力常用的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反思

原理 :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非常不同。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换个说法: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方法论:

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案例:高铁新城建设为什么会失败:高铁站点没有和周围的土地开发相结合,而且存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问题。因此,他们开出的药方就是在新一轮的高铁建设中,必须做到高铁沿线土地综合开发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融合。这里,专家给出了自己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假设:相关规划不合理。(专家反思形成的假设1)

依据此假设,专家们提出了新的行动建议:将高铁的建设和相关规划进行更合理的结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