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顶人生格局的修炼紫荆

大作家的魔法是这样练成的

2019-07-23  本文已影响68人  星韵r

原创: 寻虎纯文学 寻虎纯文学 

点击上方第二个蓝色字体即可关注

有些话虽然人人能懂,但是由于似乎空泛,最终并不令人真正信服。比如“坚持,忍耐,走心”等等,在写作上尤其如此,因为走心往往是很难的,十天半个月有可能憋不出一个字,心里焦躁。于是写作者往往会想,我还是分几步走,练练笔吧,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似乎也有道理,其实不然。

写作是实战,不是练笔。写作是一项精神活动,它不是任何手艺,也不是数学物理,它不需要练笔,严格说,练笔是在毁写作,因为那是糟蹋自己的精神家园。

这么严重?是的。每一次不走心的写作,都是在糟蹋,都是给心田蒙上一层灰尘。

也许有的会说,那些大作家不也是练笔吗,他难道第一次写作就写得很好?在这里,写作者误解了走心和写得好的含义。走心不见得就写得好,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但是走心的价值是不断看清精神世界,向心灵深处探索,在一次次探索中,内心会逐渐敞开。每一次写作都在敲门,一百字一千次地敲门,终有一天心门敞开。而练笔是在门外辛苦地挖土,挖得越多,尘土越多,时间久了,门都看不见,无处扣门。

我们再看看大作家是怎么探索内心的。他们在早期同样写得不怎么样,但是他会不断探索,不会因为是初级阶段就以练笔来做自我安慰。且不说那些在内心酝酿多年才动笔的作家,我们看一些高产的作家是怎么做的。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很有名,可知道他早期写的短篇小说《萤》却不多,如果你对比一下,会发现,前者是后者的加长版升级版。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蜚声世界,可他的短篇小说《魔法师》几乎没人看过。前者同样是后者的升级版。

卡夫卡的日记里有后来小说的草稿;舒尔茨的书信,甚至直接变为作品的开篇……他们不练笔,他们在实战。

怎么会这样?

一个立志成为作家的人,不会练笔,而是不断往心灵深处挖掘,分阶段,但每一次都是全力以赴。

每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作家,他不会短视,做某些权宜之计,而是朝着既定的目前前进。他们内心的体验,始终是自己观照的目标,这个目标是自己的母题。他所有的写作都是围绕这个母题,像剥洋葱一般,一层一层又一层,他干了一辈子,其实在为一本书而努力。他可能会偶尔脱离这个母题来写作,但也绝不是练笔,而是打磨。我们也知道写作为了表现内心,需要一些全新的手法,内容就是形式,形式就是内容,为了应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一定的打磨是需要的,但是绝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的练笔。

模拟如何捕捉内心的闪念,如何让语言和意象贴合,能够传情达意,大作家在早期会进行打磨,比如乔伊斯早期写的《都柏林人》,和后期的意识流巨著乍看差别很大,其实内在是有脉络的,《都柏林人》里的人物,很多都出现在后期作品中。福克纳更是如此,他早期的短篇小说,几乎就是后期作品的仓库,就像一幅大地图中的小地图。打磨并非是满足读者的练笔,而是打磨自己成为“心灵捕手”。他们似乎有法魔,能抓住人心,殊不知,他们这是在一个地方挖得足够深。

同样在写作,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大作家在小白的时候,和普通作者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他不练笔,而是挖掘,一次次在同一个地方挖。而普通作者到处乱挖,美其名曰练笔,始终是小白,心里还纳闷“我怎么运气不好,没有挖到矿?”

很多年后,一个平庸的写作者面对内心大陆,看到的伤痕累累的垃圾堆,而大作家在地下挖出的是一颗颗钻石。同样的付出,不同的结果。

走心是不断走心,而不是作为点缀,这里挖挖,那里挖挖,不如不挖。

- 选自寻虎文学课堂 -

欢迎进群讨论

助理微信:a17730108190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