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福利书香澜梦想法

浅谈一诺千金

2025-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简珏夫人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1期“诺”专题活动。】

一诺千金的由来,是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季布来布列传》记载,说的是有个叫季布的人,特别守信用,说过的话,承诺过的事必定兑现。当时就有个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可见季布就是诚信的代言人。

还有一则故事,我们常常能在育儿的文章里看到,就是曾子杀猪的故事。

话说的是曾子的儿子在集市上哭闹,曾子老婆为了让儿子停止吵闹,随口说一句:“别哭了,等会回家咱们杀猪来吃。”回到家后,曾子果真就要抓猪来杀。

曾子老婆赶忙制止他说:“不过是哄孩子的一句话,你什么还当真了?”

曾子回她:“孩子也是人,你以为他什么也不知道,但其实他是知道的。你说过的话不算数,那他以后也学会说话不算数。”

意思是大人要以身做则,一诺千金,以后孩子才会跟着大人一样成为一个守诚信的人。

这两个故事都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做出的承诺要想方设法去兑现。一个讲诚信的人,别人都愿意去相信他,愿意与他打交道。无论是做人,还是经商,还是为官,承诺和守信都非常重要。通过曾子的故事,我还读懂了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不要轻易做承诺,否则你就要为此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生存,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不是说过的所有的话都能兑现,也不是所有的事给个承诺就要负责到底。比如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也会教育他,对待坏人可以不必讲承诺。这是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也许所谓的坏人在孩子的眼里是可以区分得一清二楚的,但在成人的世界里,没有哪个是绝对的坏人和绝对的好人,所以该对谁讲承诺就难以下定论了。该不该信守承诺和能不能信守承诺又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在这两个范畴里,所谓的一诺千金又有着不同的结果。

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就有句口头禅:“本人讲话从来不算数。”其实不是真的讲话不算数,只是不轻易地给别人承诺罢了。正像有人常说对某件事千万不要期望太高,其实就是不想做难以挽回的承诺。有时也是变相地为自己有可能的失败找借口,为自己找回一点颜面。

成人后,没有来自父母和老师的压力,自己要为自己做主,于是自律就尤其重要。制定的计划要执行,设定的目标要达成,这些都是对自己的承诺。但不幸的是,我们的目标常常半路夭折。为此我们给自己的开脱是:“计划不比变化快!”

成为母亲后,我也知道以身做则的重要性,但是要我像曾子一样把说过的话都当承诺来执行是不可能的。因为生活中确实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就算你一个人信守承诺了,周围的人不信守承诺你同样也会吃到不守承诺的苦头。

我以为,除了告诉孩子一诺千金是种美德,还要教会孩子怎样识别一诺是有意而为之还是无心之语?是正确的承诺还是不正确的承诺?是能做到的承诺还是不可能做到的承诺?这个不可能实现的承诺是不是还有着不得已的苦衷?是不是还有另外一种折衷的办法去兑现,或者暂缓一缓的兑现;是该原谅别人还是该原谅自己……等等不一而足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而不是因为一诺千金就傻傻地相信别人,折磨自己。

正确的废话说了一大通,其实我并不是想为自己难以做到一诺千金的罪责开脱。而是觉得在这个复杂的人世间使我们的一诺千金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考验,想做到一诺千金不容易,同时也显得一诺千金尤其难能可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