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备考的日子

【教育纪实】高三备考的日子28:听话干活与动起来

2017-05-01  本文已影响7人  耘心
长篇教育纪实文学连载:汉东省京州市京州中学光明学校高三年级

今天5月1日,星期一,距离高考还有36天。时间一天紧似一天啦。但不管怎么紧,只要一切有序,一切有计划运转,人就不会焦躁,高三备考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自有系统的运作动力,所有的人都要在这个系统之内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有一人缺位,就必须有人补位,所有系统内元素,都得各守其位,尽职尽份。这样,做为备考的真正核心——高三的学子,才会安心备考、有效备考。

这不,一大早,有个人就急匆匆一路小跑地赶过来了,看样子是要来补位的。

今天工作非常简单,就是一天的监考,还有20分钟开始考试,各项工作准备就绪,一大早,我与伟华站在年级的走廊上,看着陆陆续续进入考场的学生,与匆匆忙忙领取试卷的老师,谈论着今天工作的安排,突然看到领导一路小跑地往教学楼这边赶,大老远地就在抬头看教务处是否开门,我与伟华笑说,这老头还是不放心啊,都这时候了你担这个心有用吗?另外一定是有哪个老师刚给他打了电话,汇报说怎么到现在教务处还没有开门,老师们怎么领取试卷?一定是这一通责备的语气,让领导觉得教务工作没有做好,影响了整个监考大事。

这是这个学校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老师们是受不得半点委屈的,一切东西必须提前准备好放在眼前,他们直接去做才行的。今天教务处的小张的确来得稍晚一点点,但在我的及时提醒下,还是非常快地到校开门,发放试卷,只有极个别老师站在教务处门前稍等了几分钟,一切工作一切问题,可以说都在掌控之中,但领导是不放心的,一路小跑起来,那份着急,我与伟华好担心他要是摔了一跤怎么办?

一路小跑的焦急,也是系统之力的结果,在这个系统内,教师就是推动者、维护者。教师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就是维护与推动,如果稍有疏忽或者打破计划,常常就会造成搅扰,这也大概是许多老师害怕突然有人进行额外的工作指导而打乱了自己多年形成的教学模式或教学规划的原因吧,所以这个学校里,就总有老师报怨:总是想起一出搞一出。就是在埋怨有领导不把自己的思想、指导体现在学期初的工作规划里,融化为老师们的个人规划,而总是突然地提出一种想法,迅速就要落实,而且缺乏研讨。领导总觉得自己的一种想法就是命令,命令就得执行,他不考虑教师多年来早已形成的那种长久的模式,最怕突然到来的命令。

我自称是系统思维理论的研修者,我深知,破坏系统的常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缺位,如家庭父母离异,一方离家,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一定是有很深的影响的,同样一个组织一个企业,每个人都必须有其位,一旦有人不在其位,或都不知自己身在何位,那麻烦就自然来了;二是越位,越位者,常常本着爱心、关心与担心,去做不属于自己的事情,比如老板天天做一个一线员工的事,一线员工天天做老板想做的事,比如孩子天天在家里像父亲像爷爷,妻子天天在家里像孩子像仆人,等等,这必然地造成系统的混乱。学校更是如此,本来学校就是一个系统,人人各有其位,同时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但互相作用与互相影响决不等于是越位做事。有人就是搞不明白这个道理。

下面举一个朋友的例子:

我一个朋友是某全国大型超市楼层经理,他的公司名称为某某现购自运有限公司。其京州公司正式员工人数有1000多人。两年前京州公司换了一位老总,他是由公司基层人员提升上去的,是一个很能干很有威望的人。而上一任老总是公司指派过去的人。这两位老总工作风格可以说是完全不同,大家对他们两人的反映也当然迥异。但是在这迥异当中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对于上一任老总,大家的看法是,很少关注基层工作,平时一般员工很难见到他,是一个能吃能喝能玩的人,他特别强调凡事不可以越级反映,有问题要一层一层地处理,实在处理不了的事情,交给他来办,在他经营管理的几年中,京州公司营业额年年攀升,他很能放手给几个中层经理,充分授权,完全信任,他只负责公司整体运营,制定年度发展规划与目标,协调部门运作,一般员工几乎根本见不到他,他也很少到基层视察,大家都觉得跟他有距离,总体上不是很喜欢他,觉得这样的领导太遥远,好像不是一个单位的,不是一路人。所以在他离任的时候,大家也没有什么大的感觉。

而第二任领导,因为本身就是本公司人员,而且是从最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是老员工,他很勤奋,非常敬业,他常常约见一线员工谈话,听取一线员工的情况,他还常常走进各个部门,了解具体事务,有困难他都积极解决,大家对他都充满了厚望,但渐渐地,员工们心里不知什么时候产生了一种奇怪而不道德的念头:他怎么好像老是在监督我们呢?他是不是不太信任我们呢?他怎么动不动都叫人去他办公室谈话,那些人会向他反映什么呢?会不会打我的小报告呢?老总到底想了解什么呢?

半年后,公司气氛就这么诡异起来了。

这里面,我想作为系统的重要成员——老总,在对待自己的位置问题上,很显然,上一任领导好像没有什么作为,其实是在大作为,做所当做,有所不为;而新一任老总是事事亲为,无所不为。前一任领导在自己的系统内安于本位,统观全局,让系统按系统内在的力量自如运转,不干涉,不越位,不指挥,不搅扰,他的任务是推动整个公司的运作,他关注的是如何保持公司良性的“平衡态”,如何推动公司良性地走向“非平衡态”,小事情他不关注。当然,有些小事情正因为不关注,所以基层员工是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的,是没有什么感情的,除了敬畏。而新一任老总呢,很显然,他因为出身基层,人已经到了老总的位置上了,但他的心还在基层,这说明他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者说他没有转换好角色,他把那些部门领导们的工作都做了,甚至还扰乱了部门工作的正常工作秩序,尤其作为一个公司高层频繁地约见基层员工,使整个“系统的能量”突然集中到一个平时根本不应当集中的地方上去,会直接导致系统内部力量的平衡感被打破——为什么领导关注那里却没有关注我们这里呢?领导是不是偏心啊!

《道德经》第十七章有云:“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意思是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这一段话,可以说是从另外的角度,来告诉我们管理者如何做管理者,其核心要义在于,你在什么位置,请先做好你位置上份内的事,不要因为你的位置高,你就可以做很多,每一个人,每一个位,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是重要的,这才叫做“位置不同,分工不同,但都是在为系统服务”。因此说,系统成员的位置感与平衡感,是绝对不可以无视的。关键是要看如何把握这系统成员之间的互相作用力。这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领导对基本的干扰,并且又可以把领导对基层的关心转化成真正的动力与生产力。


另外,教师团队,从来都是一个最不讲创新的团队,多少人长年来就是一个思维一个模式,甚至多年来一个教案、一套方法、一套思维,他们就是靠着自己这点积累好的形成自己模式与习惯的东西(我们称为“有两把刷子”)而游走于民营学校,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以谋求更好的生存。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叫“本事”,他们以此本事为基础或依仗,因此这帮子老师才最怕突然来“帮助抠鼻孔的手指头”。

其实要破这种局,是有办法的,那就是教研的氛围,学校定时举行主题教研,让老师们坐下来专门对某个理念、某个方法进行教研,教研的过程,就是一个让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内化为教师们业务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决定着老师们的自生长,业务的再提升。我曾多年从事教研工作,参与过省里的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途径课题研究与实践,对此感受颇深。这是打破老师们自我经验主义与自我保守主义的最好办法。

我一向认为教师是最不愿创新的团体,越有经验的老师越是如此,而私立学校的老师更甚。

在业务合作上,民办学校老师,特别是久在民办学校混迹的老师,内心会有一句自我暗示:老子出来混这么多年,靠的是本事!搞什么合作,什么集体备课,什么教学研讨,配合年级配合班主任啊,我上好我自己的课就行,我成绩不差就行,别搞那么多这会议那教研的,有个毛用!还有一句话与此配合:如果嫌我没有本事,那就辞退我啊!干嘛让我搞这教研搞那教研啊!这不是分明嫌我没本事吗?这种话语,有的老师还会常常挂在口头上,觉得自己牛气得不得了。大有一种:老子不高兴了随时走人,你有本事去随时招人啊!

说实话,这种感觉的老师不在少数,他们教学业务也真不见得差,对学生也较有责任感,还真是一种“靠本事吃饭”的感觉。也正因此,他们的集体教研意识、教学合作意识、听领导命令意识要差得多了。其实学校的教学工作,“本事”只是一个方面,那些很了不起的所谓名师们,也没见得课堂上多有本事,常常是比赛拿过大奖,论文发表的多点、后来职称、称号混得多点,就成了特级与名师,没有优质生源,常常什么都不是!因此,合作更为重要!教研提升更为重要!

在公办学校,很少有老师会说出“我靠的是本事”这种话来,因为大家相处这么多年,谁不了解谁呀,当初很多大学一毕业就来到这里,一点教学经验都没有,还不是刚开始各自努力、小心移移、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多听老教师课等等,在学校站稳了脚跟。谁都说不出“我靠的是本事”这种话来,所以如果学校氛围好的话,大家会有种天然的合作关系,集体备课、学科教研都会搞得深入扎实。所以一个风气正的公立学校,老师们的业务提升能力是很快的。

而这里,老师个个觉得自己是招聘来直接干活的人,哪会再去搞什么教研呢?哪会在乎你领导什么这方法那道理呢?嫌我不行干嘛还要聘我呀,觉得我行你干嘛还要这指导那指导啊?我才是搞教学的,又不是你领导搞教学的!

教师之封闭可见如此。

而一个创新的团队、有凝聚力的团队,一定是一个可以坐下来进行教研的团队,所谓教研,就是一起商量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但这里,就是坐不下来,坐下来就是说不到一块去,说到一块去,就是不谈正题,一谈正题,就会有人扯蛋。

这个风气来源于哪里呢?一是民营私立学校教师自身的问题,二是这个学校自身的问题,这我还是后来听老师们笑谈的一个事情:这个学校建立之初,领导在大会上讲,请老师们不要怀疑领导的智慧,我说什么你们就要做什么,按着我的要求去做,你们就会有好成绩,就会有好收获。后来领导还特别强调北大精神,在大会上讲北大精神就是“听话”,还特别讲了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厚德就是听话,载物就是干活,原德载物就是听话干活!

这得对清华大学多大的仇恨啊!

领导的这种思想,直接促使这些一向清高自许一向认为自己凭本事吃饭的人满心不服,这还去搞什么合作什么教研,一切听领导的去干就是,本来教学是很需要老师自己主观能动的,这么一来,只要听领导的就行,只要听话干活就行,而这帮子人又天然地不可能去听话干活的,于是便形成了许多应付心,深入的教研与自我提升也就基本没有了氛围。

以上这些可能不是主要因素,但老师们的创新意识、主动意识、合作意识的确是不强的,因为要的是听话,哪里还能主动呢?

听话是听不进去的,一帮子自以为是的小文人怎么可能会听话呢?

主动创新工作是很困难的,一帮子自以为很有本事的人怎么可能还要去创新呢?

没有内在的动力,没有外在的氛围,是不好办的,而这所学校,毕竟有优厚的工资待遇,有比较强劲的创业热情(老板的创业热情,主要的发展力量之源),老师们总体还是听话的!这也大概是干着牢骚着的原因吧。


我曾有近一年的市场开拓经历,带着一帮子兄弟打天下,一路闯关,在一片荒漠,拓展出一片绿洲,和一群小哥们经历了种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与困难,那种创业激情、问题研讨、永往直前的感觉,现在每每想起,都会心潮澎湃:

当时为了打开局面,每天必开研讨会,每天必做工作总结,每天必做客户心理分析,每天必做过程汇报,奔波一天,分析总要到晚上11点才会结束,大家一起提问题、摆困难,然后想对策、做模拟、练话术,种种智商与情商,每个人的潜力都会得到最大激发,每一天都是激情昂扬。

奖金是当月准时兑现的,惩罚更是立刻生效的,计划、目标、任务与措施,都是每周一明确的,每日一行动的,从来没有怠惰,人人都上紧了发条,但人人都乐观向上,因为,团队间绝对畅通的沟通机制,知无不言、有难齐上的团队风气,让每一个人没有任何理由因为困难而退缩、而消极,因为从来没有久拖不决的困难,从来不会有困难的积压,我们只会有新困难,不会有老困难。这才是一个团队向上的内在力量。

一个业务团队,目标与信心,是首要因素;

每一步计划与行动做细,是关键因素。要问有多细,细的标准是什么?细到话怎么说,时间点怎么选,表情怎么做,细到今天如何后下一步何时要如何,细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设计;

而让团队保持活力的是,及时解决困难。困难,就像游戏中的种种关卡,没有它就没有了意思,没了兴趣,而太大,大到无法解决,特别是没人和你一起研究解决,就更没意思,而能够解决、及时解决,一个人解决不了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那种爽快,是常人无法体会的。

为了完成任务,解决困难,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尝试各种可能的不可能的、有用的没有用的资源、信息、渠道,真叫个不择手段;有几个小伙为了解决自己的工作瓶颈,随时调动董事长前去助阵,他的名言是,一切人都要为我挣钱服务!我不是在给董事长打工,而是董事长在给我打工,我有困难了,董事长必须要给我解决,而且董事长只是我解决困难的一个道具,我只是借助这个道具,而不是依赖他,我不只会用董事长,我会用一切可以用到的人。他曾为一个退休老局长做孙子,感情关系长期保持;为一个阿姨解决家庭纷争,做人家的心理辅导,真是情商爆棚!现在想来,真的是信心、激情、活力、智慧,在那年轻的小伙子身上洋溢四射。

团队成员之间,坦诚相处,沟通畅达,除了个人隐私,工作上的事,从来都是摊在桌面上大家一起研究,真正的是互助合作而又互相竞争,智慧方法共享,而又各自个性鲜明。

这个团队,是一个全方位活起来的团队,没有一刻停止,每有一项停滞,每有一事停留,动起来,不只是人动,更是心动,更是情动,更是互动。

动起来,才有活路,动起来,就是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一切为我完成目标服务;动起来,就是放下自己为自己设下的种种的面子上的、心理上的、经验上的等等的自我障碍,以解决问题为根本指向,在荒漠上,打开一片绿洲。

回到我所在的行业,人为的自我障碍实在太多太重,特别是面子,特别是大嘴巴,就是动不起来。无论你做任何一事,都会有种种的评论满天的飞,就是动不起来。种种心态,种种面子,种种语言,种种想法,就是不能动起来。眼前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就是不能一起研究,就是不懂调动资源,就是不会放下自我设限,冲着目标,动起来。


巡考间隙,与伟华站在走廊上,一起感慨学校的发展:为什么这个学校好像处处都有问题,为什么这个学校又能发展得如此之好,这里面真的有好多东西需要我们体会、琢磨、学习啊,说不定有那么一天,我们也可能去负责一所学校,有这种能力去搞得这样好么?我们也见过其他学校,同样去做一件事,却没有这个学校做得好。

我们俩突然意识到,老师,好像并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学生,是生源。当然这一点我早就专门分析过。生源才是根本。而老师间的问题,倒不是一个根本问题,这一点我以前还从没有特别意识到过,以前倒是总觉得老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个学校的老师问题是很多的。

其次,这个学校即使仅从商业运作的角度,也是非常非常成功的,有哪个企业、哪个公司,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发展到如此规模,如此巨大的营业额?

再次,极强的品牌意识,处处为品牌着想,把建立品牌当做第一位,只要能为品牌增色的,都可以做,只要有损品牌形象的,都绝不能做。

这里面值得研究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同时又谈论到自己班里一个学生较严重的臆想问题,一个孩子总觉得别人都在嘲笑他,都在说他坏话,高三也有这么两个学生,老觉得别人都在看不起自己,这种心理会形成自己很深的委屈感 与愤怒,是个潜在的危险问题,我一直在探究这类问题的产生根源,以后专门论述吧。

晚上一个孩子主动找我谈心,说近来心理有种种纠结,找不到方向,谈得还算愉快。谈话内容有待以后整理。


今晚饭罢,听乐散步,赋得小诗一首:

清风伴禅乐

长空暮云浮

绿草殷殷是

红榴烁烁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