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 || 吃柿子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晴
今日霜降,24节气的第18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此时昼夜温差增大,夜间往往会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水汽凝华于地表和植被,形成六边形的白色霜花,故名“霜降”。
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天气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霜降节气反映的是天气渐渐变冷的气候特征,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所以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
霜降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草落;三候蜇虫咸俯。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树叶都枯黄掉落;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中。清晨,窗棂上凝结的白霜,傍晚,山林间飘落的黄叶,自然万物以独有的方式告诉我们,冬季的脚步渐行渐近,曾经活跃的昆虫默默进入蛰伏,曾经雀跃的飞鸟,安静等待下一个无霜期。
霜降节气主要有吃柿子、赏菊、登高远眺、进补等习俗。吃柿子。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而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今年还没到霜降,我就已经买了几次脆柿子吃了,霜降这天自然也要吃点柿子,石头爱吃柿饼,也可以买点应节气之景。我觉得有时节气习俗也与自然节律紧密关联,比如霜降时节,柿树叶落光,柿子也完全成熟,硕果累累,自然是吃柿子的好时节,而且柿子成熟之后如红灯笼满枝,也承载着人们“柿柿如意”的美好祝福。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远眺、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此外,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进补食俗——贴秋膘。各地还有很多其他霜降习俗,不一而足。
霜降之后养生要注意“三防”。一防秋燥: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秋燥明显,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燥易伤津;二防秋郁:晚秋时节,天气渐冷,草木枯黄,落叶落果,万物萧瑟,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三防秋寒:霜降节气,气温骤降,老年人极易患上“老寒腿”等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这个时候不再适合“秋冻”,对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尤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
霜降节气不仅标志着秋季的结束和冬季的开始,也预示着大地的丰收和万物生命的蛰伏。在这个节气,自然界开始为冬季做准备,万物也开始为来年春季的生命勃发积蓄力量。我是从去年的立冬节气开始学习记录“节气之歌”的系列小文,到今天霜降刚好完成一轮的24节气学习。一路学习记录下来,甚觉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的独特魅力,24节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学习、传承和弘扬这些节气文化很有趣,我在霜降节气将此系列文暂时画上句号。节气按照自己的节律永无止境地轮回,无论哪个节气,祈愿我们的身上和心中都温馨幸福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