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轮效应
1. 晕轮效应到底是什么?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心理学家桑代克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是一种心理学范畴上的理论,也被称之为「光环效应」「光晕效应」「月晕效应」。
它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首先产生初步印象,然后再从这个印象推论出ta的其他特质,也就是以点概面的认知方式。
在和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晕轮效应是广泛存在的。我们通常会从局部出发,从对自己印象最深刻或者最相关的角度出发,来认识这个人。
比如,第一次见面时,精致的状态、姣好的面容会让我们觉得对方整个人都熠熠闪光,甚至会觉得ta拥有好的品质;而对方一旦留下坏的印象,人们对于ta所做的其他事也都持有一种否定态度,同时对ta的人品保持怀疑。
除了初见时的光环之外,晕轮效应也能让人在长期接触中,通过放大他人优点来忽略他人缺点。
但这种「第一印象好=好」「第一印象差=不好」「有优点=忽略缺点」向来都不是完全正确的。
2. 晕轮效应下,人的思维盲区
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简宁·威利斯和亚历山大·托多洛夫的第一印象实验告诉我们:从看到一个陌生人到形成第一印象,我们只需要0.1秒。0.1秒,多短暂的时间,短到我们甚至无法在时钟上看到。
0.1秒我们能接触到的只能是他人的外在,也就是说,对除去一切后续接触的第一印象而言,人通常是视觉动物。
对外在条件优越的人,人更容易产生好印象,不只是外貌上的好感。通常外貌条件优越的人会让人联想到ta的性格人品等一系列个人特质都是积极意味的。
我们在认知事物时,通常采取整体性的认知方式。我们并不从事物各个单一的部分去认识ta,而是将事物各个方面的特征都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再去看。对于人的认识我们也是如此。
但晕轮效应也不止于此,在和人的长期相处过程之中,我们也可能因为ta在品质上的一些优点而忽视容貌上的问题。
一些异性因为爱好或者职业等问题,让人为其自觉带上了滤镜,总是莫名其妙地觉得这个人「帅」了起来。
以貌取人不可取,以ta任何一个优点覆盖ta的整体概念同样不可取,对一个人的不全面认识会导致我们出现认识偏差。
而且这种情况也不只会出现在外貌条件优越或者拥有「滤镜职业」的男女身上。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曾对麻省理工学校的两个班级做出实验。他对两个班邀请同一位研究生来代课,对其中一个班级说,这位研究生热情、勤奋、务实、果断,对另一个班级介绍这名研究生时,仅将热情替换为冷漠,毫不意外的是两个班级对这名研究生的态度截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