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治疗--拖延症再见了,我的拖延症

拖延症的自我分析

2018-12-22  本文已影响1人  道法自然_a96e

 我是一名刚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我从小学起,就饱受拖延症的困扰。我都不记得到底是几岁的时候发生的事情,有一天我在写作业,突然注意力就不在作业上,我开始转动手中的笔,胡思乱想,想到了一些武侠电影的情节。我一边转笔,一边幻想着某些剧情,放佛跟随着转笔的动作进入了剧情。几个小时过去了,别人半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我依然没有完成。我的母亲发了很大的火,我当时很害怕,但是这件事只是长达二十多年拖延现象的开始。

     小学,初中,高中都遇到了这个问题,起初是自己不喜欢的科目比较容易拖延,后来发展到所有的科目都是如此,根本没办法正常学习。直接影响到了学习成绩,也增加了焦虑感和负罪感。上了大学以后,一方面心情上比以前要更加放松,另一方面渴望在大学里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拖延症有了明显缓解。工作之后,拖延症再次变得严重,可能是因为初入职场的不适应增加了心理压力,也有可能对于未来的目标不够明确,找不到上大学时目标清晰、每天都充满干劲的感觉。

     近日,我在心理医生姚老师的帮助下,做了自我分析。我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来谈这个问题。

                           是什么

     拖延症不是典型的神经症,也不是典型的心理障碍,但对于生活、学习、工作绝对具有破坏性,需要引起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拖延的本质是一种坏习惯,由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导致兴趣、动力缺乏,做事效率太慢。

                            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对于学习不是以鼓励为主,在学习的过程中受挫感严重,感觉到无精打采,很难发自内心的去投入。但这个只是诱因,主因是自己的性格原因。同样是小时候被打击的多,有的人愈挫愈奋,不受此影响。

    有一种人的性格,内向且敏感,很容易对某种感觉产生敏感,然后越关注越敏感,越敏感越关注,最后和这种感觉黏在了一起,怎么样都去不掉。这种现象被森田疗法的理论称作精神交互作用,我就是这种性格的人,所以在学习中容易分神。

                            怎么办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当与学习无关的念头出现的时候,要“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不要去搭理它,就当是教学楼下面的噪音,只要思想集中听课,这种噪音不构成影响。出现了分神的情况,要有愈挫愈奋的勇气,即刻转移注意力,调整注意力的分配,把注意力放在学习的内容上,反复训练。

                          日记精选

                           1月1日

      今天,姚老师给我发了电子邮件,内容是:所谓的拖延症,我认为,主要因素:一是能力和效率低下,导致兴趣缺乏。二是长期养成了拖延的习惯。

    克服的方法也只有从这两方面着手,首先提高能力和效率,另外要把要做的事列出计划,时间表,当成坐飞机一样的任务,晚了就坐不上了。坚持反复练习,思考和理论没有任何作用,关键是行动,反复行动,形成好习惯。

     我决定按照姚老师的要求,认真做计划、时间表,按照执行。制作时间表的时候,要注意,多安排一些生活中必须做的小事,比如,做饭,打扫卫生,背单词,举哑铃等等,不要一上来就想着考北大。需要长时间完成的计划,要拆解成很多个短时计划,比如,需要一小时完成的作文,我可以先放飞自己,先写五分钟,休息一下,在写十分钟。基本上,前几分钟能进入状态,后面就不容易拖延。

                           2月3日

     今天在写论文,突然,感觉到兴致不高,想打游戏,看电影。我想,没有灵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去找,哪怕没有做事的感觉,也要坚持下去。我有权利写出世界上最差的文章,只要去写就是好样的。写的差不多了,可以奖励自己打游戏,看电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