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些藏书的想法

2023-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夏筠若

朋友给我转发了一个藏书3万的读书人故事。

作为一个同样爱买书的人,我其实不爱看这类故事。因为我知道,一个人除非以读书写字为生,不然3万藏书对于普通人的人生大概率是一种装饰,也是一种负担。

因为,没法读完。

以我个人的读书速度来说,年均读书50本,3万册要600年。

假设,我今年在工作之余除了必要社交和陪伴家人,其他时间,主要是玩手机时间都用来看书的话,那预计年均100本,也需要300年。

而3万册书的背后,意味着金钱和空间的挤占。

都说买书读书是最便宜的自我教育,但是再便宜,3万册,哪怕平均30一本,也近百万的投入。而这数量的书,需要多大的空间来安放,打理,又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经常看到网络上流传类似故事的时候,我几乎不点开看,因为觉得这故事没有任何可借鉴与流传的价值。

普通人,读书涨知识,是为了读,不是为了囤。如果是为了囤,那与任何瘾君子没有区别。

这不是说,我认为人买书不是一件值得的行为;而是我认为藏书是个人行为,不要成为营销和人设。

一个人自己藏书多少是个人自由,把故事渲染成一种优于常人的生活方式,实属大可不必。

我认为,普通人,读书是通过一种方式去见自己无法亲身体会,经历,面见的世界,对个人性情的塑造是很有作用的。

但与之匹配的,我更欣赏,更爱看到的是一个普通人锚定自己的定位,一步步扎实积累拥有一技之长,从而对生活有了更主动的选择和掌控权。

拥有3万册书很容易,买就是了,又不是说熟读了三万册书;

拥有一技之长就不一样了我,这必须长久的坚持和自我鼓励,反复练习,不停地复盘总结再练习而来。

总有3万册书只会让你的搬家成本越来越高,打理的时间越来越长,甚至在阅读时多了罗曼选择症;

但拥有一技之长,它的收获,可以让你的放书空间越来越大。

我自己是控制不住买书的人,但是很不喜欢以此为优越的区分线。因为我太懂什么叫买过就看过。

也很不喜欢类似的人设故事,除非踏实看完三万册,这阅读经历以及所汲取的知识量能托举你一把,不然这书不如垫桌脚。

也许有人会说,是不是有点太功利了,书不读就不值得拥有。

这不显而易见吗,书不读就是废纸一张,还容易生虫破坏你居住的环境空气。

普通人,热爱阅读可以,但应该把精力和时间放在一些刀刃上,不要沉迷于一种情怀人设过度。

心有浪漫,就去读书,不是囤书成人设。

看这类人设故事,我可能更愿意看工地搬砖的直播,因为踏实干活,才是我心中值得关注的人和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