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时间,忘了回家

记得小时候就听说过中外两位大科学家的十分有趣的故事。
一个是英国大物理学家牛顿。是说有一次,牛顿请朋友到家里做客,饭菜做好后,他就进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去了。朋友来后,找不着牛顿。他等呀等呀,还是不见牛顿。他因为急于要赶去上班,就独个儿把饭菜吃了,并把吃剩的鸡骨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傍晚时,牛顿已做完实验,走出实验室,准备吃饭。但当他看见盒子里的鸡骨头时,显出突然醒悟的样子,哈哈大笑说:“我以为自己还没吃饭哩,原来却早已吃过了。”
另一个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是说有一次,他去食堂吃饭,边走边想问题,走着走着,“砰”的一声,撞上了一棵大树,他连忙道歉说:“呀!对不起,对不起!”抬头一看,原来是棵大树!他摸摸撞肿的脑袋,转身竟然继续思考问题了……
牛顿专心做实验而忘记了自己是否吃饭。正是有了这种专注,才会有后来在力学、数学等领域的诸多成就;陈景润专心研究问题而撞到树上。正是有了这种专注,也才会有后来终于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
可以说,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注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事业,以至于忘了时间,忘了自己,是一切发明创造、学问研究、文学艺术等等产生的前提,亦是所有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乃至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做事成功、取得成就必备的状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而就在前天上午,作为凡夫俗子的我竟也有幸感受到了这种专注。那天,我在我的办公室——学校西教学楼的心理咨询室,先是接了一位家长(孩子今年已从我校毕业,上高一了)的电话,问我是否有空跟她的一位刚退休不久的亲友谈谈心。“只要他人有所求,必当我所能;只要他人有所需,必定我所帮”,团队每日激励词再一次闪现在脑海。我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便和对方进行了电话交流。先了解对方退休后的生活现状,接着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探讨,然后是未来愿景的展望------也不知什么时候停止这次谈话的。接着,我又急迫地想把自己一早步行路上的见闻(见我前天的简书文章)写在简书上,与简友们分享自己的所见所得。11:50分,学校最后一节下课铃想起,我才知道几点了。原本,只要没有最后一节课即第四节课,下了第三节课后老师们就可以回家了。看来应该是第三节课下课铃响起时,我专注于自己的写作,以至于没有听见,所以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该回家了。
行走在修己渡人悟道的道路上,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内在智慧不断涌现,心中充满着喜悦与无限感恩------感恩神圣的宇宙,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古今圣贤、生命中的一切师者,感恩列祖列宗,感恩我的爸爸妈妈,公公婆婆、爱人、儿子,感恩所有的家人、亲友,感恩出现在我生命中的一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