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坑里的那位老母亲
老家屋子所在的方圆五里区域,有个独特的名字,叫“杨梅坑。”我曾问过母亲,故乡盛产梅子,却为何取名“杨梅坑?”母亲也道不明原因,只知道,这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名和姓。
村里有位老母亲,改嫁过来的,来的时候带着一个小女孩。她慈祥、心善、老来得子、一生向阳。
带来的小女孩长大后嫁到了隔壁镇,还算孝顺,逢年过节都带上吃的和钱回来孝顺父母。老母亲四十多岁的时候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一个儿子,因为是老来得子,所以即使在那样一个穷的叮当响的年代,也依旧宠的不像话。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的一个时代里,没有文化和学历就只能子承父业成为下一代庄稼人,老母亲的儿子也不例外。
儿子长大,父母老去。老母亲给儿子说了个媒,隔壁村谢家的女儿,女孩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也许,这些特点,是那个时代的纯朴人所独有的特质吧。
偏偏老母亲的儿子不争气,好吃懒做,脾气暴躁,唯我独尊,后来还染上了酒瘾,一日三餐,非酒不可,酒后发疯,鬼话连篇,啥正事也做不了,所有人都拿他没有办法。
所有人都责怪老母亲说是她把儿子给宠坏的,不然,也不至于混的那么惨淡,被整个村庄的人唾弃。
老母亲张口想说点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我在想,她是想说什么呢?但她又能说什么呢?
儿子是自己亲生的,演变成今天这样也不是任何人想要的结局。
老母亲儿子的脾气比驴还犟,他自己想要做的事遭到阻拦是他最不能容忍的。惹急了他,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包括伤害最亲的家人,真的!
所有人都明白嗜酒伤身的道理,他不懂,其实他也不是不懂,是假装不懂。他成天喝的还都不是一般的啤酒,是高粱王,能把胃灼烧穿透的那种,他家人为了保护他的身体,常常控制他的酒量,或者控制他买酒的钱。
有天,老母亲把他刚买回来的两瓶高粱藏了一瓶起来,儿子喝完一瓶以后昏昏沉沉的睡去,老母亲想着他喝醉后醒来发现没有高粱了就会误以为自己记错只买了一瓶回来。
哪曾想,儿子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他的白高粱,发现无故失踪后想着定是母亲把它藏起来了,第一时间找母亲要他的高粱。
母亲心疼儿子的身体,劝说他少喝些,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儿子不但不听劝,伸手就把吃饭的桌子掀翻在地上,锅碗瓢盆碎了一地。
母亲无奈,还是把藏起来的高粱拿了出来,儿子没心没肺的继续喝,徒留老母亲暗自伤神。
不满大家,以上的情景在老母亲家那是家常便饭,隔三差五就会发生一次,所有人都在为老母亲和她家的媳妇痛心,只有他自己置身事外!
所以,当媳妇每每生气到全身血管都快爆炸跑到老母亲身旁诉苦抱怨的时候,老母亲除了沈默就是无声,她对自己的儿子一点办法都没有,那种苦痛,只有她自己明白。
我会时常看到老母亲独自一人坐在窗子前,发呆和流泪。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但愿,一生心善的她,老有所依。
【无戒365天日更营写作训练第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