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酒馆:初中毕业就开始创业,卖过皮包,开过出租车,28岁误打误
我国20多年波澜壮阔的证券史简直就为他而设,从最早的认购证、内部职工股、转配股、法人股,到后来的定向增发,他场场没落。就在大伙对他谜一样的发家史刨根问底的时候,他转身就以“小白”的身份切入艺术品投资领域。曾有人嘲笑他是“没有文化的暴发户,暴殄天物的资本家。”他却用20多次大手笔投资告诉什么才是成功的艺术品投资,他就是刘益谦,新理益公司董事长。
刘益谦先生,曾就职于上海森林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迈尔福电工设备有限公司,现任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2007胡润百富榜”上,刘益谦位列第234名,资产为35亿元。“2008胡润百富榜”上,刘益谦位列第261名,资产为30亿元人民币。
出生于上海的刘益谦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创业,当时做过很多行业。他最初创立了一个生产皮包的家庭作坊。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刘益谦又做了两年的出租车司机。此后,他还开过百货商店。90年代初,刘益谦在刚刚成立的证券市场中发现了机会。
在资本市场取得的第一次成功来自100股“豫园商城”股票。1990年,刘益谦以每股100元的价格买入100股“豫园商城”,因为当时人们对股票的认识不足,一些股票被过度炒作,1991年,刘益谦的100股股票竟以每股1万元的价格卖出,净赚了近100万元。
刘益谦是一个地道的上海人,早在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了创业,而其创业起点是一个生产皮包的家庭作坊,刘围着这个作坊像个蜜蜂一样,前后经营了十多年。在1980年代中期,他又做了两年的出租车司机。此后,他还开过百货商店——他是一个能不断地寻找新蜜源的蜜蜂。
一路过来,他做事有三个原则:
1、必须有较大利差的存在,至少要两倍。也就是市场价格被严重低估了。
2、必须想清楚出现任何不好结果的应对策略。
3、投资的心态介入,投机的心态操作。
1963年,刘益谦生在上海闸北一带被称为“下只角”的穷苦家庭。不过,刘益谦从小就属于淘小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是父母亲训话的时候都爱搭不理。他小学五年基本就没有上过几天课,一上课就打瞌睡,下课与同学打架就精神了!
直到1978年上了初二,刘益谦因为暗恋班上的一个女同学,才规规矩矩地听完一节语文课。校长当时就激动坏了,有一次早操结束,他让刘益谦当着全年级800多个学生发言,介绍一下如何从一个天天逃课的坏孩子到坐得住板凳。当时,刘益谦脸憋得绯红,哇哇哭着冲下讲台,他发誓再也不去学校“你们读书,我赚大钱去了!”就这样,带着初中肄业的文凭,刘益谦从此告别了学校。
辍学后,母亲怕他与“下三角”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学坏了,就给让刘益谦到弟弟开的皮具店学手艺。
要说刘益谦舅舅在富民街做皮包,还真是祖传的,打刘益谦的老外公就在城隍庙一带开皮具店。不过到了1950年就统统当做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 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刘益谦的舅舅才敢重操旧业。那个时候,老百姓还停留在绿军装、蓝涤卡的年代中,什么都缺,蛤蟆镜、喇叭裤、手提包属于时髦玩意,只要做得稍微像样一点,就不愁卖不掉。
刘益谦舅舅主打的是手提包,黑色人造革的那种,成本不到1块5,一般卖2块5一个,碰到个不讲价的主可卖到3元。由于做工精细,选料讲究,有不少回头客。生意好的时候,舅舅、舅妈、刘益谦以及母亲四个人两台缝纫机还需要连夜赶工,由于经常用右手大拇指穿针,半年以后刘益谦的右手大拇指就比左手粗一截。后来,舅舅听从刘益谦的建议,揽到活后外包给邻居做,所以每天能够净赚100多。
6年以后,刘益谦与舅舅合伙在城隍庙盘下了一个20平米不到的皮具店,刘益谦做了2年的店小二。不过皮具生意做得再大,大头也属于舅舅,刘益谦只能拿点零头,距离刘益谦发大财的目标相差甚远!所以刘益谦决定单干,他把目光瞄向了开出租车,并用那三年卖皮具积累下来的五万多,与哥哥联手买了辆富康车跑出租。
刘益谦没有想到开出租那么暴利,以至于两三月就把6000多块学驾照的费用收回了!怎么个暴利呢?反正刘益谦开出租两年多,基本就没有用过计价器,完全凭一张嘴,例如从十六铺到码头,3公里张口就是60块,比现在还贵三四倍。短短2年,刘益谦就赚到八万多。
那时的刘充其量还只是一个勤劳致富的上海市民。1988年,刘益谦偶尔听到一个北京来的乘客说倒国库券比开出租车来钱还要快,他干脆就不开出租车,专心倒起国库券来。不过他很快找到了新的财富积累方式,刘益谦开始炒卖国库券。当时,由于人们购买国债不是很积极,不少银行为了完成销售指标,只好打折卖。100元面值的国债市价只有70元,而当时国债的年利率高达11.89%,仅折扣和固定利率,就能稳赚40%多。殷实的刘益谦走上了通过非实业经营而获得利润的道路,这种崭新的财富积累经验使他看到了新的前程。
1990年代初,中国证券市场在上海起步,在一个对股票和股市还缺乏理性认识的年代,人们疯狂的致富欲望与背乎常理的股市淘金观制造了大量的暴富机会,而刘益谦成了幸运者。
1990年,豫园商城发行股票,由于刘拥有豫园商城城隍庙市场的铺面,他对该公司有信心。于是他以每股100元的价位,买入了100股豫园商城。生命中的第一只股票成了刘财富之路崛起的转折——在豫园商城股票以失去理性的疯狂势头一路狂涨的过程中,刘居然能冒着巨大的风险一直持有,直到1991年,刘益谦的100股股票竟以每股1万元的天价卖出,净赚了近100万元。
1992年元月,“股票认购证”这一显然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东西亮相上海滩,已经掘到第一桶金的刘在这张面值为30元的认购证上又找到了新的机会。和那些集中在黄浦区工人文化宫的人们一起,刘益谦成了上海滩第一批认购证的专业炒家。他又一次演绎了当年最激动人心的造富故事。当时,大多数参与者希望通过炒作赚取差价,但刘益谦计算后发现,股票认购证的中签率为10%左右,中签后其价格会超出成本很多。于是他以类似期货交易的手法大量高价收购认购证,认购证平均市价随之上升,在摇号后再抛出去。据他的回忆:成本30元一张的股票认购证平均以6000元的价格卖出,大概翻了200倍。
1993年,刘益谦在继续炒作认购证的同时,开始涉足股票一级市场和一级半市场。1994年底,已经拥有较为雄厚资金实力的刘益谦开始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在与多家机构做空327国债的过程中,他敏锐地发现了多头主力中经开的凶悍势力,他立刻由空翻多,躲过一劫。
从国债期货惊险撤退后,刘益谦很快就发现法人股是“中国股市最后一座金矿”。他的投资逻辑很简单“全世界股票没有流通和不流通的区别,中国的法人股最终是要流通,早晚都要解决。”所以刘益谦果断涉足一级市场和一级半市场。资本市场上的摸爬滚打使刘很快地发现新奶酪,而此时的他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作个人投资者了,因为他发现更有吸引力的“资本金矿”是那些尚未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但这是个人投资者不允许进入的领域,刘想到了成立公司。
2000年初,刘益谦成立了“上海新理益投资”,很快地,新理益便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大名鼎鼎了。关于新理益,刘益谦说,这个名称三个字中的“益”除了与他本人的名字吻合外,也有“运用新的投资理念获取收益”的意思。对于刘益谦而言,他的确是把这一理念用到了极致。新理益很快就成为囤积法人股的大玩家。
2000年10月13日,新理益通过竞拍方式获得琼能源952万股法人股,成为其第三大股东。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内,新理益频频出手,以受让或竞拍的方式先后进入北大车行、河北华玉、百科药业、安琪酵母、威达医械等上市公司的股东行列。
据估计,最后刘益谦投资的法人股收益率超过770%,光安琪酵母一只法人股获利就达1.8亿元。2001年他更以每股1元的价格拍得“一汽轿车”1900万股股份,07年股改以每股4元卖出,获利5700万。最为成功的投资是对中体产业法的投资,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盈利超过8.2亿,获利超过10倍。可以说,单就法人股投资来看,国内无人能够比得上刘益谦。
低成本介入,大手笔投资,然后静待升值,刘益谦在资本市场上的成功经验为新理益的运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敏税的嗅觉。刘把握住了机会,财源滚滚而来。当市场中人士惊叹法人股是“中国股市最后一座金矿”时,新理益已将十几家上市公司的法人股纳入囊中,先后进入10多家上市公司前10大股东之列。财富的滚雪球积累使刘益谦感觉到了资本经营甜头,但他也逐渐地对实业有了兴趣,他开始尝试经营一家公司。
2002年12月,“新理益”以1.4亿元的价格收购湖北“百科药业”约20%的国有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刘益谦也将第一次成为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刘把这次行动称为“在实业经营中的一次尝试”而在此之前,“新理益”进入前10大股东的上市公司有12家,但没有一家是第一大股东,刘益谦对此的解释是:“当时我们不愿在公司管理上牵涉太深,因为企业管理非我所长。”对这些低价介入的上市公司,刘益谦的计划是“长线投资,持有10年以上”。
07年股改之后,法人股的制度性套利机会没有了,身价超过100亿的刘益谦又将目光盯上了公司定增。仅2013年、2014年两年,他参与了31上市公司定增,累计耗资近80亿元,均远超其2009年至2011年的30亿。2015年,刘益谦更是一口气参与了天茂集团、广晟有色、包钢股份、神州信息、长江证券等上市公司的定增,耗资高达222亿,其中仅长江证券的6.97亿股就耗资100亿元,新理益集团也成为长江证券的第一大股东。刘益谦的雅号也从“配股大王”改为“定增大王”。
综上回顾,财富解码刘益谦三步曲:
第一步,2000年的初涉水,当年刘益谦染指的上市公司有5家,分别是海南椰岛、恒大地产、河北华玉、ST北科和ST金盘,新理益为此支付的现金成本在5700万元左右(注:投资成本不详的按每股1元计);
第二步,2001年的“进入状态”,新理益在该年一共拿下6家,而且持股份额也明显增多,分别是百科药业、安琪酵母、上风高科、威达医械、一汽轿车和如意集团;
第三步,2002年的“步入低潮”,是年新理益仅拿了一家:ST中华,占2.34%。对于接盘法人股先冷后热,以至转向实业的举措,刘益谦也并不讳言:2001年10月监管部门禁止法人股拍卖的规定对其“有所影响”。新理益为拿12家上市公司法人股,总计投入资金已跃4亿现金。在所投资中,新理益似乎并不特别注重上市公司的“资质”,12家之中便有3家沦为ST公司,按2003年第一季度末每股净资产数,有5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更有两家净资产跌为负值。据测算,仅从法人股的价值而言,新理益对12家上市公司的投资略有盈余,达4.38亿,赢利面为4000万左右。而若按所持股权计算市值,其个人纸面财富则已达到11亿附近。
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学坏”,刘益谦呢?有了钱就“折腾”。
早在1993年,刘益谦从炒作认购证上赚了四五百万后,他就采取了“一颗红心,两手准备”:除继续在股市披荆斩棘,每一波浪潮都没有耽误外,还把60%赚来的资金投入到了艺术品投资。
有意思的是,1994年初,这个连一张画都看不懂的老兄竟然稀里糊涂就一脚踏了进去。刘益谦喜欢用“抢”、“夺”、“横刀夺爱”这样赤裸裸的字眼来形容艺术品的拍卖。“我的血液里面有投机的因子,投机是我的强项。”刘益谦后来坦言“我其实弄不清楚这个行业,以什么心态去买?占有,就是从人的欲望去买。我就买贵的、好的。画好在哪里,我根本搞不清楚,我知道大家都说它好,为什么好不是我研究的地方。”
刘益谦参加拍卖会上也很有特点,他参加拍卖前从来不看预展,最多就是现场看图册。1994年,嘉德成立之后的第一次拍卖中,入行不到一年的刘益谦就凭着在拍卖现场观察人气,听现场竞价,就买下了他仅知的两位艺术家的作品。
刘益谦不怕买到赝品吗?他参与拍卖的逻辑在哪里呢?这恰恰就是刘益谦的过人之处。
首先,刘益谦认为如果一个作品不断被举牌,说明它可能就是真的。“看哪个贵,现场抢的人多,我也抢,我买不到,也不让你买便宜的。”其次,辨别什么人是托儿,刘益谦完全靠经验。“你举一下他举一下,可能是托儿;你举他不举了,那就不是托儿”。最后就是多年积累的商业感觉。刘益谦说自己入行30多年,最锻炼自己的还是当年的皮具小生意“10个买家往那一站,我知道到底哪个人是真买,哪个人是逛逛。”拍卖会上买不买,完全凭他在卖皮包10年所练就的一双“火眼金睛”。
下面是刘益谦最近五年的艺术投资之路
2010年11月20日,花3.08亿元拍到王羲之草书《平安帖》
2013年9月,以5037万元竞得苏轼的《功甫帖》
2013年12月,以1.69亿元拍得古画《十八应真图卷》
2014年4月8日,以2.8124亿港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2014年11月27日,以3.48亿港币买下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
2015年3月17日,以486.9万美元竞得“西藏十一/十二世纪铜瑜伽士坐像”
2015年3月17日,以445万美元买下的清乾隆时期的御制青玉交龙钮“大观堂宝”玺
2015年3月19日,以人民币8690万元拍得明代佛经
2015年4月7日,以1.1388亿港元拍下官窑八方瓶和以5116万港元拍下清乾隆黄地洋彩锦上添花暗八仙双龙耳瓶
2015年6月6日,以8050万元拍得清宫旧藏《宋人摹郭忠恕四猎骑图》
2015年6月20日,以2406万元买下清乾隆蓬莱八仙八宝转亭珐琅音乐钟
2015年8月1日,以3596万港元拍得《乾隆御题王翚山水册》
刘益谦最拉风的应该是2014年7月了。那次他以2.8亿的天价拍下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他说交接鸡缸杯时光刷银行卡就刷了24次!不过,等拿到那只当年皇帝都用过的鸡缸杯后,他却悠闲地装了一杯茶,“吸一口仙气”,并一口喝光,刘益谦也不怕自己手抖掉到地上摔碎。
目前,刘益谦拥有两个私人美术馆、七个收藏库,可以说在中国,除了故宫博物院、上海市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馆,就是刘益谦家收的东西多“光是他收集的东西,就可以在上海博物馆办一个艺术品展览。”
在刘益谦看来,艺术品圈子标榜高尚的人基本都是在装:“为了几万块钱吵架,文绉绉地吵,写文章吵。”刘益谦承认自己不懂艺术品,即便他最珍爱的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放在家里,他也不经常看它。“我不懂,看它感觉对它不尊重”。不过,刘益谦认为,“花钱多了,自然就懂了”、“看多了自然知道哪个好哪个不好,哪些该留哪些不该留。”
“横刀夺爱总体上是正确的。关键你夺来的是不是值得爱?一件不好的东西乱抢,抢了半天有什么用呢?”刘益谦在描述哪件宝贝是从谁手中“抢”来的,他总是兴致勃勃。“宋徽宗那张画,半夜两点多,有个人举牌了45分钟,中间我跟那个拍卖师说他加一口你给我加一口,最后拍下来6000多万。”
就这么一个不着调的上海男人,在2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总能踩上拍,从认购证、法人股、定增,到艺术品投资,刘益谦的财富直线上升,2016身价已经达到500亿,位列大陆富豪榜第14位。那么,刘益谦究竟有什么投资秘诀呢?
1、认清形势,把握大势
刘益谦从来不看K线图,他认为K线图没有什么用!“所有的K线图都是对过去的呈现总结,它无法代表将来”。在我国股市,占据开户数量90%之巨的散户永远在找消息,永远在找赚钱规律。殊不知,像2004-2007年那三年因为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而导致的暴涨、2015年7月-2016年1月因为融资融券、熔断机制导致的暴跌都是“特殊中的特殊”,或许一辈子都不可能再遇到了。中国20多年的股市,唯一可以重复上演的大概就是“一赚二平七赔”的规律了。
纵观刘益谦的掘金路径,他一直都走在政策的前面,而就在政策明朗,利润平均化之时,就是刘益谦撤离战场之时。等再寻找刘益谦,他早已调转车头,在下一个路口守株待兔了!
刘益谦总结自己的投资生涯“牛市只是个过程,熊市才是结果,如果人人都赚钱,赚的是谁的钱?真正大的获利,都是在熊市中兑现的。”经过“327国债”大难不死的刘益谦总结一条投资铁律“永远快人半步”。
2、经商就是经商,不要谈什么理想,搞什么情怀
刘益谦在资本江湖翻云覆雨的时候,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涌现出一大批枭雄式的人物。其实,与那些明星人物比较起来,刘益谦投资业绩并不出众。
论手法,刘益谦与老牟“罐头换飞机”的财技不在一个平台,人家用500车皮日用小商品换回4架苏制图-154飞机,做的是前无古人的事情,是放卫星!
论情怀,刘益谦与老唐的产业整合、混合经营不可同日而语。昔日德隆的“三架马车”干的是整个产业链的事,那种“产业+金融”的大手笔、大气魄,开创的是我国投资、并购、整合的先河。
论格局,刘益谦与仰融的汽车帝国也相差甚远。人家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将我国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的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万中无一的管理奇才和资本运作高手”。在仰融的金融控股公司之下有汽车、金融和基础建设等三大板块,“其中汽车占总产值的80%,到2010年实现150万辆的产销,2000亿元的营业收入,200亿元的利润。”格局之大,足以改变中国整个汽车产业布局。
可惜,他们都进去了或者败走麦城,唯独刘益谦屹立不倒!
刘益谦是典型的生意人,在商言商。“不去谈治国韬略的大道理,而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他正面碰上不喜欢的人,连看都不看一眼。而对自己母亲,那个“最值得感谢的人”,刘益谦觉得自己一辈子都还不清感情账。他的母亲在生下刘益谦后就得了红斑狼疮,基本上是不治之症,好在那个坚强的母亲看着自己的3个孩子相继长大成人。刘益谦很孝顺,每次出差回来,总要第一时间去看望自己的母亲,在他母亲患胆囊癌的最后半年,刘益谦更是推掉一切工作,陪伴母亲左右直至去世。
3、克服人性的贪欲,才有冥冥中的好运相伴!
回看“327国债事件“,后来的魏东、袁宝璟、周正毅都因为那一天赌赢了从此发迹。如果当天中经开与高岭兄弟没有交上火,管总不去违规透支1460亿元疯狂砸盘,如果有关机构不去认定“最后八分钟所有卖单无效”让中国证券史上迎来“最黑暗的一天”,如果刘益谦没有撤单而输掉那5000万,还会有日后在艺术品投资界如此有钱任性的刘益谦吗?
所以刘益谦总说“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的欲望。”除了赚钱,刘益谦对其他的没有欲望。他从不掩饰自己的初中学历,也不去什么商学院混个硕士文凭。有人往刘益谦脸上镀金说他是法律系硕士,刘益谦自己调侃“那是人家送的”。“当今很多企业家想法太多,欲望太多,赚钱的同时还要当官,还要读博士,结果自己把自己毁了!”
不过,“常在河边走,不可能不湿鞋!“事实上,刘益谦的500亿巨额财富总受到质疑。据说2011年刘益谦的新理益公司因为涉嫌做局而被监管机构罚了几百万,还有报道说刘益谦因涉艺术品税被海关约谈,最后补缴了四千多万的巨额税款和罚金。
面对资金链断裂的“大是大非”问题,刘益谦旗帜鲜明,但在论及他,以及他的新理益。刘益谦不失圆滑,时常“语焉不详”。刘益谦是上海炒股圈子中的知名人物有“毛毛”之称。在上海滩,刘益谦一直是个具有神秘色彩的人。刘益谦在2000年起设立新理益,其特色在于“不关注主流的二级市场,却等着在证券边缘市场掘金”。对刘益谦的资产,有比较确凿证据的是,2000年新理益投资管理公司成立时的注册资本为8000万元,并仅过了一年多,2002年,其注册资本已飞升到3.3亿元。由1000万至8000万最后而至的3.3亿,其注册资本金的追加,是否是新理益的利润部分,似不太可能。据相关公告披露,2000年,新理益的利润为188万元,2001年1-5月,利润为62万元,据此推算,新理益2001年利润当在150万左右。
2011年5月12日,胡润研究院与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高傅财富俱乐部联合发布《高傅2011胡润上海财富白皮书》,其中,叶立培、刘益谦和38岁的江南春成为上海本土的三大首富。
也许“法人股大王”、“增发股大王“的标签已经俱往矣,未来“草根富豪”、“资本猎豹”的刘益谦先生要想走得更稳、更久还需更多的努力,更多的运气!
刘益谦,1963年出生在上海,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创业,当时做过很多行业。他最初创立了一个生产皮包的家庭作坊。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刘益谦又做了两年的出租车司机。此后,他还开过百货商店。1991年,刘益谦的100股股票竟以每股1万元的价格卖出,净赚了近100万元,90年代初,刘益谦在刚刚成立的证券市场中发现了机会。曾就职于上海森林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迈尔福电工设备有限公司,现任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2007胡润百富榜”上,刘益谦位列第234名,资产为35亿元。刘益谦是2008年十大新闻人物。2015年3月,刘益谦以1402.6万美元成交(约合人民币8690万元)拍得一件历经600多年历史的明代佛经,为本届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最昂贵的拍品,也是亚洲以外地区拍卖价格最高的中国书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