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赚钱帅小冰读书变现训练营

郭敬明组赢了陈凯歌组:为什么大家都在奇怪?

2019-11-19  本文已影响0人  浠玥沐子

在最新一期《演员请就位》中,陈凯歌和郭敬明两位导演互拍作品,最终,郭敬明导演的《妖猫传》剧作总票数为182

,以23票之差赢了陈凯歌导演的《悲伤逆流成河》。场下演员们直言“和我们想象中的结果有点差距”。

在这里,我们不谈论电影拍摄的好坏,也不讨论剧本的问题,我们就为场下演员在结果出来时的反应进行一番探讨。

投票结果出来后,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对来说,可能是凯哥导演组的胜算高一点。”

“和我们想象中的结果有点差距。”

这让我联想到《学会提问》中提到的“晕轮效应。”

1.

书中是这么解释这个名词的。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我们通常会先认识到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积极或消极方面的特征,然后就把这些特征和这个人的其他一切都联系起来。

作者也生活化的解释这个意思。比如一个人人有副好嗓子,并且乐善好施,然后我们在听到她染上毒瘾而要到戒毒所接受治疗时,就会感到特别震惊。我们过高的估计一个人的善良品行。因为“晕轮效应”的存在,我们想象这个名人在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很高尚。

可是如果有人做了让我们觉得讨厌的事情,我们就会觉得他方方面面讨厌。这个人要说的话,我们连一个字都还没听到,对他是好是坏就已经做出判断。

大多数人会对郭敬明组赢了陈凯歌组感到惊讶,我想大多也是因为这个“晕轮效应”。

如果节目组不要把谁拍哪个片段标出来,起码在投票上就能规避掉我们喜欢或者讨厌某个导演的主观偏见。

2.

人在小时候受到的冤枉或者委屈总能记得特别清楚。

小时候,在学校图书馆遇到这么一个事情。

借书刷卡的时候,排在我前面是一位在全校师生里都认为品学兼优的女孩子。因为借书刷卡的人比较多,为了加快速度,老师会让我们把书翻开到借书条的那一页,一个排一个的把书放在桌上排队。

到了那位品学兼优的女孩子的时候,她把某本稍微薄一点的书夹进另外一本书里,以为能蒙混带出去。谁知老师一翻,发现了不对劲,她倒也反应很快,直接拨到我的书堆里,然后特别惊讶地说:“诶?怎么回事?”然后就望向我。

我云里雾里的,谁知一转眼,老师也在疑惑地看着我。我后来才意识过来,原来那老师把怀疑目标转到了我身上。

因为那位女孩子是公认的品学兼优的三号学生,所以一切的“坏事”都不可能是她做的。图书馆老师就是用这个一种“信念”评价我与她的行为。

我当时深刻地体会到,所谓“品学兼优”有时候不过是一个滤镜下的标签。

3.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标签化何尝不是一种偏见?品学兼优的学生就一定不犯法?经常旷课的学生学习能力就一定差吗?

人一旦对某一项事物建立某种信念,就很难打破这种看法。这种情况被称为“信念固着”。

动画电影《哪吒》里,申公豹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山,任你怎样都移不动。”

我在写作班认识的一个同侪,他说不管是上班还是出差的时候,包里总会带一本书,有空的时候就翻一翻。同事看到了却嗤笑他装认真、没想到他还会看书。

他经常也在一些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文章,可是同事看到后却都觉得不是他写的。也有人觉得他是抄袭了谁的。

他都觉得自己给人的印象怎么会是这么“不学无术”的样子。

有人说:“每个人的灵魂都有向阳或向阴的两面,向阳的一面无论多恶劣,那是他们接受且愿意旁人看到的自己;而向阴的一面,常年藏在不见光的角落里,哪怕充满温情,他们也羞于见人。”

这些有着强烈“信念固着”的人,你经常会觉得解释无用。因为他们没办法用一个开放的心态听取你的观点或者意见。

但是他们却非要告诉你他们才是对的。哪怕没有任何理由。

有人说:“头脑总是创造出误解,因为头脑已经拥有它自己的偏见。”

偏见是真实人性的常态。但是如果真的想要与人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想要好好沟通,是不是应该先消除自己的头脑里臆想出来的偏见?

4.

很多事情又不是突然发生的。只是突然被你看到了而已。

你是人,他也是人,只是被当成了“神”,又或者被当成“丑角”。

说得庸俗点,都是要拉是放屁,便秘一样憋气摆丑脸。

别人的好,别人的坏。别人的美,别人的丑。也不过都是你脑子出的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