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主必赞

路过城际森林

2024-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风清不扬81

【原创非首发,首发《太仓日报》,文责自负】

一个冬天的早晨,我要去城市的西南角,看一个名叫永丰的乡村。

这正是浓霜覆草的季节。太阳刚刚升起,田野尚未苏醒,遍地花白里透着一股深冬才有的寒气。我独自驱车沿着公路前行,夹在一辆接一辆集装箱车的缝隙里,感受着这个近沪小城的繁忙。

前几天,年轻的村支书已将村委会的地址发给我。我研究了一下地图,放弃了进村的主干道,选择了城市最边缘最偏僻的一条水泥路。路的左边是我所在的城市,右边则是另一个城市。我循路前行,经过一段浓荫,渐渐看到左侧有水面、有草地、有树木,有人工打理的痕迹。应该近了,我想。

不久看到一个丁字路口,拐个弯,眼前出现一条双车道柏油马路,中间画着彩虹线。我放慢了车速,看到马路两侧地势略低,一片森林突兀地扑面而来。仔细看时,原来是大片的参天水杉整整齐齐地列阵相迎。那些笔直的树干啊,冬天里呈现出一种苍劲的黄褐色,叶已落尽但势若冲天,在这港汊交错的苏南平原甚是少见,令我这个异乡人十分惊艳。

我忍不住停下车来,就着林间阳光拍了几张照片。又从马路下到北侧林地,步行到水杉林的边缘,于是见到大片的不规则水面与曲曲折折的水上栈道,不远处的滩头立着几只半人高的水鸟,边上的成片灌木随着偶尔的轻风摇摆。

周遭无人,城市的喧嚣早已远去。

直到一个农民开着电瓶车,从森林深处的小路来到沿水的坡岸,默默打理一片草地,机器的轰鸣才在这朝阳下的森林世界里弥漫开来。那声音爽脆而饱满,带着乡村之晨才有的清新,传得很远很远。

这个时间从城里来到乡村的人不多。我不想被那位农民看作异类,于是转到马路南侧,顺着水泥路漫步了几分钟,却见到另一番景象——一片水杉林下,星星点点的露天帐篷与封闭式泡泡屋,咖啡室与烧烤炉,以及留给孩子们嬉戏玩闹的场地。门口的标牌已经告诉我,那是一片露营地。只不过此时还是清晨,营地并无一人,只有路边尚未硬化的停车场里新鲜的车辙告诉我不久前的人来人往。

森林营地的外侧是另一片浩渺规整的水面。与此前看到的不规则水面不同,这边一看就是成规模的水产养殖区。我打开地图,村委会就在这一汪水波的对角,不过几分钟车程。于是我拍了一张照片发给年轻的村支书,告诉他:你这儿风景不错。

年轻人很快赶到。就着露营地的热咖啡,他告诉我,这片八百亩的水杉林,是这苏南小城独一无二的风景。二三十年前,这里地势低洼,为了保持水土,一位老支书带领大家种下了这片水杉,如今成了森林。这些年来,大家在林下露营垂钓,在林外植花种果,在水里养鱼,在闲地做生态循环农业,不知不觉竟在沪昆太的交界处形成了一个“大隐隐于市”的“神仙乡村”。

年轻人骄傲地说,他们给北侧的不规则水面取名“独溇小海”,希望守护好这片小城里最大的天然湖泊;他们把那块规则的水面留给村集体,希望安安静静做好养殖。我问他前几年村里的经济是否受到冲击,他不以为然,笑着说这片露营地半年前才试营业,收入比较可观。

那时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清寒已渐消退,周围的水杉静默不语。我在树影里看着他年轻的脸庞,忽然想起,水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这似乎带给了这个乡村某种特别的寓意。有一刻,我想认真叮嘱他,无论如何都不能动这片水杉森林,这里面也许深藏着一个乡村的灵魂。

但是很显然,大家都懂,所以我不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