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集散文特辑谈天说地

(小说)《光宗耀祖》(九十)

2022-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墨迹余生

杨正堂想让申广右陪着去宣传部找小青解释解释——跟二臭断绝关系可全是为了她和建国的前途。郭先河说他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女方不过是找了个冠冕堂皇的拒绝理由而已。一个工作、模样一顶一的姑娘,哪儿能看上一个在偏远学校教书的老师。他劝杨正堂现实点儿,既然建国非要留在偏远地区指教,给他找一个实诚贤惠的农村姑娘也没有什么不好。

郭先河的话有道理,可道理好说情结难解。从文教局出来,杨正堂的心仿佛从山顶跌到了谷底。根深蒂固的执念和打脸的现实让他自觉忿忿不平——一个大学生,一个人民教师,为了献身偏远地区的教育事业,竟不得不找农村姑娘结婚成家。然而更让杨老爹想不到的是,跟建国年龄相当的农村姑娘也大多结婚成家。亲戚朋友好不容易帮着挑了几个模样人品说得过去的,建国又以工作忙为借口拒绝回来见面。杨老爹鞭长莫及,气得整日在家骂“王八羔子”“绝户头”……

就在杨正堂对建国无可奈何时,市《晚报》山乡情栏目刊出一篇人物专题报道,题目为《情系山乡,耕耘奉献》。文章写了建国对偏远地区教育的坚守和执着,报道了他在师资严重缺乏的原固乡中学跨年级多学科任教,夜以继日,呕心沥血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郭先河看了报道后,立即向局长汇报建国的情况,并提议全局召开向杨建国学习专题会议,动员是年轻教职工到偏远山区支教,教书育人。

局长让教育科翻阅了原固乡历年的中考成绩和统考成绩,发现杨建国所教年级所任学科的考试成绩在全县所有中学均是名列前茅。觉得建国的事迹值得表彰学习,便按郭先河的提议在文教系统开展了一次“立师德,铸师魂,讲奉献”的专题会议,号召全体教职工向杨建国学习,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

局里的会议精神很快传达到了各乡镇文教,乡镇文教又很快把上面的精神下达了各个学校。作为在职教师,杨正堂也得到上面传达的精神。可好名声,爱面子的他却没有感到一点儿的高兴。想想孑然一身的建国,他觉得这一切远不如他能有一个幸福美满婚姻。

听乡文教的张校长跟任书安在办公室夸夸其谈说,局里不仅要对建国进行表彰,还要通过电视台宣传。杨正堂很是不安——不宣传不表彰,建国都不要命地干,这要是再给他立个高台阶,戴顶高帽子,树成典型,还不越发让他拼命,越发让他忘了给老杨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使命?

晚上回家,杨正堂打开电视,焦急地等着本地新闻报道。还好电视上还没有宣传建国新闻。第二天又匆匆骑车到文教局找郭先河,让他转告局长千万不要拿他家建国树典型。为了工作,他亲不相,婚不结,这只立业不成家的人正常吗?有资格给别人当榜样吗?

建国的情况,郭先河哪儿能不知道?他提议全系统教职工向建国学习也是想在精神上给建国点儿补偿,给他爹争点面子。可听杨正堂这么一说,他也觉得这么宣传表彰不合适。年轻人血气方刚,意气用事,万一那天想通了要回来,碍于领导的表彰,榜样的形象,还不得硬撑着留那儿。

可表彰专题会是自己提议,这要再跟领导说不表彰不宣传总得有充分的理由吧!拖后腿的想法能想可不能讲啊!

郭先河背着手在办公室踱了几圈,然后对坐着喝水的杨正堂说:“走,一块儿去!”

局长对杨老爹不让继续拿建国当榜样树典型很是不解,想别人要都要不来的荣誉,他咋就不愿意?不由好奇地问:

“为啥?”

“江局长,不怕你笑话,建国三十的人了,没结婚,也没对象……”

“这与宣传表彰又有啥关系?”杨正堂还没说完,局长又问了一句。这句就像打开话匣子的钥匙,让杨正堂滔滔不绝地把建国这几年恋爱相亲中遇到的挫折一股脑说出来了。当然,叙述中他把自己说成一个支持儿子工作的开明父亲,把建国不回来相亲的原因说成是心灰意冷,不想再浪费时间和精力,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杨正堂说的情况,局长信。

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县城上班的姑娘不愿意。不得已分配去的姑娘又想通过恋爱结婚调回来。本地姑娘没文化,建国未必看得上。五六年的时间可不是一耽搁就过去了。

可建国的事迹已经在《晚报》专题栏目报道过了。如果不学习不表彰,或者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上头领导知道了,可是要挨批的。何况建国这么典型的人物和事迹,即使文教系统不表彰,县宣传部门很快也会宣传表彰的。所以局长告诉郭先河,建国的事迹必须表彰,而且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回头又安慰杨正堂:建国这几年在偏僻的原固乡付出了,奉献了,就该得到应有的荣誉。抱怨郭先河没有早点反应建国的情况,致使他的默默奉献了这些年都没有得到应有关怀和照顾……

对建国的婚姻大事,局长也没有怠慢,当着他俩的面接连拨了四五个电话。对电话那头说的话都是:“帮忙留意一下身边有没有25—30岁之间的未婚女青年,商品粮最好,再不济也得是合同制……”放下电话又杨老爹说:“只要有合适的,我亲自打电话叫他回来相亲,敢不回来我让他写检查。”

局长的所做所说让杨正堂的心宽了不少。从局长办公室出来,又到郭先河那儿唠了会儿闲篇,满意地骑车走了。

从县城到杨家坪不过三十多里的下坡路,杨正堂心情好,觉得路也短。捏着闸,溜着坡,迎着扑面而来的凉风,在白杨树影子里快速穿行。

快到学校外面的三岔路口时,他远远看着李喜贵  刘智谋和电厂江主任三个肩并肩说着话往村东方向去了。

对刘智谋和江主任,杨老爹本是有好感的。可自那晚偷听了他们的醉话后,不由对老江也产生了厌恶。为避免见面尴尬,他悄悄把车推进学校大门,瞧着他仨的背影消失在村东的拐角处,才推车往家走。

(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