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将浮名,换得浅斟低唱
今天上午应课程安排,带着学生在许多老师的参与下,我上了一节公开课。没想到学生上这样的课比平时卖力多了。本以为北宋词人柳永在《雨霖铃》里那种低沉哀婉,荡气回肠的婉约情愫,学生很难理解,直接与间接抒情方式,很难得出。没想到,由于学生事先有所准备,整节课效果还是让人满意的。忍将浮名,换得浅斟低唱
这里我试着将前一首柳词《望海潮》舒畅的情感与本词低回缠绵的情感做了个比较,以便引出学生对“忍将浮名,换取浅斟低唱”的抑郁情怀的理解。这是目标之一。另一个教学目标是在本堂课内,能让学生能在准确理解词人情感基础上达到对文本的熟读成诵。大凡背诵,必须是在充分理解之下才能完成,这样记得牢,记得长久。所以我先是快速梳理词的大意,然后让他们体会抒情手段下的情感内容,从而达到快去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我的课力求简洁,不喜欢拖泥带水的冗长啰嗦。加上诗词鉴赏的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景语”如何表达“情语”的感悟和理解,这是一种读诗的语感培养。多教些方法总比教师口若悬河的滔滔不绝灌输强吧。另外,对诗词的当堂熟读成诵,也是诗词教学的重要手段。总之,这节课效果比较明显。
这里我想就该词低沉哀婉的情感色调和词人“浅斟低唱”的伤感风格,就教学层面加以探讨,有不对的地方,望方家指正。
《雨霖铃》,是首咏别情的名篇,柳永的代表作。开头三句写离别环境。都门设帐,“留恋”依依,船夫又催促开船,几个曲折,将别情逐渐推向极致。“念去去”顿作转腾。替行者设想,虚处落笔,自见真情。“更那堪”作一递进,强调惟眼下清秋时节的离别最令人感伤。“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历来为人称道的佳句。至此意还未足,“此去经年”一句,可见这一对依依难舍的情侣的痴情与真情。情景相生,别意缠绵;写景造境,虚实相生。整首词基调低回哀婉,缠绵悱恻,让人一咏三叹,回肠荡气。
词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此词之所以脍灸人口,是因为它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格调的形成,有赖于意境的营造。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
忍将浮名,换得浅斟低唱
但这还不够,词的典丽精工在于它的“浅斟低唱”,一是“斟”,一是“唱”。
首先,“斟”,即饮酒。古人的送别极其雅致,不但要敬酒,还得长亭十里,送君一别。又是在门外设帐,倘若不是舟子催发,还不知“执手相看泪眼”到何时。词人极力打造一个雨后清新却又极其悲凉的艺术氛围,将人物置身其中,把读者带入境界,物我两忘,融情于景,痴迷沉醉,不觉不醒。这样,多层蓄势,最后让读者醒来,只怎觉一个“痴情”了得!
再者,一个“唱”字,通贯全篇,感动天地,穿越冰河,越陌度阡,“多情自古伤离别”,将个人凄切哀婉之情附着在人类永恒的情感主线上,赋予了诗词更广阔的时代和历史的意义,从古吟唱至今!教学中,我们将这种个人的心声转移到一个时代的高度,学生认知的视野立即就开阔起来了。柳永吟唱的可能只是他个人不幸的人生际遇,而一旦让我们站在历史高度来审视那个时代风貌,我们就会发现,词人悲悯的可能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可能是在悲悯那个令人扼腕时代!
你们说,我这样解读文本是否有意在拔高作品主题呢?我看不是。北宋建国开始就软弱不堪,庞大臃肿的官僚机构,人浮于事,贪腐盛行,对于柳永这样的文人被忽视乃至被埋没,是太正常了。词人本就留连坊曲,在民间又自视甚高,却又偏偏跻身不了上层社会,悲切之情,哀怨之意,借题发挥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由于柳永生活的圈子太小,虽然其词风和艺术价值甚高,但是毕竟思想高度不足,严重影响到其他诗词的价值,所以我们看到的往往也就仅限于这几首。可能再加上长期以来对词人的定势思维,我在某些领域适当地抬高些,也未尝不可,所以,我恭敬地等待同行们的质疑和探讨!
忍将浮名,换得浅斟低唱
2017年5月9日于严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