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打卡”
这学期的教研活动安排了三项内容:读书、解题、学做课件。活动要求是:1.每天在微信的小程序“小打卡”上打卡,记录学习心得;2.每周四在CCtalk群里交流分享。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很多老师并没有理解这样安排的道理。今天先说说小打卡的意义。
首先介绍一个名词“闭环”,在百度百科中是这样解释的:
“闭环(闭环结构)也叫反馈控制系统,是将系统输出量的测量值与所期望的给定值相比较,由此产生一个偏差信号,利用此偏差信号进行调节控制,使输出值尽量接近于期望值。”
这段文字内容看起来很抽象,但在工作中常见。比如,“教师授课——通过学生的作业得到反馈——调整授课内容”,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闭环。如果学生不写作业,教师得不到反馈,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教学,可想而知后果是什么样了。
对于学生来说,“听课(输入新知识)——练习/作业(熟练整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构建)——考试/应用(输出)——遇到新问题,再学习新知识”,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闭环,如果缺少中间的某个环节,学生就不会进步。
对于成年人来说,无论工作还是学习,都需要闭环思维。质量管理大师戴明提出一个模型——PDCA环,也称戴明循环,即信息输入、加工管理、建立体系、内化输出四个步骤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只要人们不断反复这个过程,就会持续改进自己的思维及方法。
为什么要“打卡”在工作中,领导安排一项工作,员工完成后要有效地向领导反馈汇报,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在学习过程中,成年人的学习不像学生学习容易形成闭环,主要缺失的环节就是内化输出。学习是一个将外部知识变为自己知识的过程,所学知识是否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关键在于能否输出,所谓学以致用。如果不能输出,即使学得再多,也不过是“书呆子”。
每天读一页书、做一道题,自己是不是真的能从中领会什么,需要有一个输出的平台,我们选择的输出平台就是小打卡,每天在这个小程序中记录自己每天学习的所感所悟,就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完成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内化和输出,形成完整的学习闭环。
戴明还有一个观点:越忙越累的人,就越不愿意花时间学习,只愿埋头干活。可是越不学习,知识得不到更新,工具越落后,效率越低,人就越忙,这就形成了一个无效的闭环。
现在的师生都陷入了无效的闭环。
学生:上课不爱听课——成绩不好——业余时间也得补课——精疲力尽——上课不听;
老师:没时间学习——工作效率低——花更多时间完成工作——更没有时间学习了。
而无效的闭环等于谋杀,谋杀的是自己的精力、生活,甚至生命。
为什么要“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