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深处是故乡
中午下班路过东方家园门口,见到往年卖烤红薯的大哥熟悉的身影,顿生温暖,停下来选了一块心仪的红薯。那位大哥每年从初冬到开春儿都会在那里卖烤红薯,很和善,热心的帮忙推荐,不停的夸自家红薯如何质优价廉。
回到家中,拿出热乎乎软乎乎的红薯,小心的剥去皮,露出里面黄黄的瓤儿,用小勺一口一口的着吃,又面又甜,那一刻觉得幸福的滋味就是吃红薯吃到饱。
每到冬季,烤红薯便成为自己心心念念的吃食,常常买来犒赏自己一下。
小时候在灶膛里烧柴做饭,快熄火时,妈妈就会选几块又细又长的红薯埋到余灰里,个把钟头,红薯就会烤得外焦里嫩,酥软可口。冬天烧煤取暖,妈妈会在晚上围着炉口摆上一圈红薯,早上醒来时就可以吃到诱人的烤红薯。有时晚上忘记放了,妈妈起得早,就把蒸熟的凉的红薯放在炉口上热,虽不似生烤的那般好吃,却也是别样的滋味。
那时没有暖气,靠烧煤取暖,一炉煤烧一晚上,到早晨屋里的温度会很低,玻璃上结满厚厚的霜花。我们姐弟也就赖在厚厚的棉被里,裹的严严实实的盯着窗户上形态各异的霜花,叽喳嘻哈。
偶尔把鼻子和嘴露出来吸一口气,一股凉丝丝的白气在脸周围飘散开来。妈妈心疼我们冷,会把烤红薯拿给已饥饿的我们,躺在暖暖的被窝里,吃着热乎乎的红薯,对于那时的我们,仿佛拥有了全世界。那时是清苦的,却是快乐的,是一种超越物质给予的快乐,简单而真诚。
上班后每天骑车数十里回家,到家后全身被冻得冰凉,妈妈就会把刚刚蒸熟的红薯端给我充饥去寒。每每吃到烤红薯时,这些画面会不由自主的蹦出来,连同口中红薯的味道一起翻滚升腾。
味蕾的深处是无尽的回忆与眷恋。打开回忆的显示器,键入难忘的味道,点击搜索,跳出来的还有姥姥家的饸饹和河大大棚的炒凉皮。
味蕾深处是故乡记忆中永远有这样一幅画面,也许已经随时间的流逝而演变,却异常清晰。大概十来岁的样子,在姥姥家的院子里,一大家子人有说有笑,大碗吃着饸饹。饸饹是那时常见的主食,如今却已成稀罕之物。做饸饹是很讲究的,把红薯切成片,晒成干儿,磨成面,加入由榆树皮做成的榆面,混合做成面团。(榆树皮主要起粘合作用,所以不用放太多)。把面团做成直径似碗口大小的若干圆柱状,放在饸饹床里去压,便压成一根根筷子长短,粗细均匀的饸饹条。上火煮熟,捞出过水,滤下,放上用干白菜等做成的卤,口感爽滑,有韧劲儿,掺杂着红薯的甜味儿和菜的香味,于口中萦绕,回味。
后来只要遇到卖饸饹的,我定会买一碗来吃,总喜欢和卖家亲切的聊几句,还不忘问一句“是用榆面做的吗?” 因为印象中只有榆面饸饹,才会有姥姥家的味道。可吃到口中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其实心中清楚,缺的是时代的代入感和回不去的从前。一个大家庭聚到一起,仿佛过节般隆重而热闹的气氛,无论多简单的食物,大家共同烹煮,裹狭着快乐与满足的说说笑笑,食物便有了丰富的味道。
味蕾深处是故乡上大学的时候爱上了炒凉皮。在学校外面的大棚里有各种小吃,价廉,适合学生,经常去吃。尤其是天冷的时候,一碗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炒凉皮,立时带来暖意和饱腹的满足。大棚里并排着几家卖凉皮的小店,一家家吃过去,最后锁定了陕西李师傅家凉皮。李师傅个子瘦高,稍显严肃。他老婆是个小巧的女人,微胖,娃娃脸。女儿不过十八九岁的样子,很漂亮,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儿子。平时李阿姨在外面边招呼客人,边切凉皮。她双手握着一把大刀,熟练的像压跷跷板似的一上一下的把凉皮压成条,装进碗里,配上面筋、麻酱、酱油、醋等各种调料,摆放到旁边的窗台上。她的丈夫和女儿在小屋内烹炒,做成可口的炒凉皮。每次我都会让她多放半勺醋,加花生粒大小的一粒辣椒油。
后来毕业了,会禁不住想起炒凉皮的味道,会突然的十分想吃,吃到后便是无限的满足。每次依旧是多放半勺醋,放花生粒大小的一滴辣椒油,和李家阿姨有一搭没一搭的拉上两句家常。知道她女儿结婚了,女婿一起在这里忙;后来她说女儿怀孕了;再一次知道她女儿一直在家照顾孩子;再后来知道她外孙上幼儿园了;前年,她用机器代替了手切;去年夏天看到不似以前那般热闹,她说别人家可以网上订餐,学生们都不愿亲自来买了,她家没有开展此项业务,自然就冷清了许多。
上学时,一大碗简单的炒凉皮为饥肠辘辘裹满寒意的身体带来无限的满足感,而对那个味道的留恋也如酿酒,经岁月而愈加弥香。自己明白,自己是在缅怀那段单纯的与书为友的平静而充实的校园生活。
在一座小城生活了若干年,对于这里的大型餐馆、饭店十之也吃过七八,热闹之后,美食的味道便随着时间轻易的逝去了,并未在记忆中留下一抹痕迹。待午后,端一杯清茶,坐在阳光下发呆时,不经意间徘徊于味蕾中的却是烤红薯的香甜,饸饹的劲道和炒凉皮的饱腹感。甚至有时它们会在某个时间突然的蹦出来,让人有种吃不到便不得生的感觉。
曾经在一家饭店门口见到这样的一个招牌,“味蕾深处是故乡”,立即嵌入脑中,深入心中,不得忘。我们记忆深处的那些味道之所以挥之不去,越经岁月越深刻,因为它们带给我们的远非它们本身。它们承载着我们的情感,我们的寄托,我们对一段岁月铭心的惦念和缅怀,因为曾经逝去,因为回不去了,我们将那份情愫抽离,放大、幻化,铭印在具体的事物上,那是只有我们自己才可以感受到的情感的印记。
所以拨去所有的热闹与浮华,当我们静坐,面对自己,和内心对话时,才会明白,我们需要的无非是一份情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