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5~10-30 布莱特·金《银行4.0》摘记
回归第一性原理
要开展真正地革命性工作,你必须准备好推到重来。
第一性原理意味着你抛弃一切,直击本质真相,然后从那里开始推理。
语义网:沉浸式的网络,无处不在,无所不知,随环境调整。
我们可以专注于生活,内嵌式财务顾问永远相随。
只有最纯粹的银行功能形式会变为嵌入式。
产品转变为日常的技术嵌入式体验中,将无处不在。
基于行为、基于社交
监管者的困境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ICO首次货币发行
对机器而言,代码就是法律
监管者必须转向数据集中、人工智能交易监控、业务指导和市场模式监控。
机器学习将成为下一代银行的核心。
嵌入式商业银行服务
挑战者银行、金融科技银行希望彻底地简化银行体验,但老牌银行似乎更倾向于让你选择它而不是竞争对手的银行产品。
真正的嵌入式银行创新不会被局限于渠道或产品,而是将聚焦于建议。
从产品和渠道到体验
第一性原理不是用你的语音让Alexa支付你的信用卡账单,或者去银行网点申请实体信用卡,而是用完全不同的思路思考信用普及本身。
数据科学家(新型分析师和数据架构师)、机器学习专家、体验设计师/讲故事的人、行为心里学家、区块链整合员、合规和风险程序员、社区推广员、身份经纪人……
DLT、区块链、另类货币和分布式生态系统
区块链是一种新架构,比特币和ICO等应用需要以它为基础。
数字商品、科技基础设施、智能经济和新估值体系的时代正在崛起。
私有共享账本的核心特征:分布式、完全复制、永远不变、私密、BFT(拜占庭容错)、高表现、可扩展、强加密身份
区块链仍然是一个“婴儿”,即使在银行界也是如此。
核心银行体系将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改善的功能和无处不在的银行体验。
区块链将是21世界实时银行体验所必需的架构的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
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是敌是友
金融服务的未来显然取决于嵌入到无处不在的技术的金融服务体验,技术能让你迅速规模化。
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正在改变未来图景,它既不是监管者,也不是银行。
金融科技企业是精简、敏捷和创新的。
银行的四种选择:
1、无动于衷(慢慢退化,最后变得极其昂贵)
2、与金融科技合作(成本最低、最迅速)
3、收购一家金融科技企业(可能很快,但仍然昂贵,并且会遇到文化挑战)
4、复制或模仿金融科技创新(缓慢且十分昂贵)
敏捷的创新思维将成为领先于数字曲线的关键。
你最好的赌注是与市场的颠覆者进行合作,而不是试图竞争。
有了正确的领导层、文化和毅力,初创企业就有了以不受现有规模企业经营规范束缚的节奏开发产品的能力。
人工智能在银行业务中的角色
我们搭建算法、数据库和学习引擎,他们能够观察行为,然后学习据此行动。
人类拥有识别模式、创造性思考、理解抽象概念等的能力。(如果人不去运用这些能力,那么我们与机器或者低等动物又有何区别)
研究表明,面部识别软件在辨别客户方面要比典型的面对面交互准确15~20倍。
语音具有成为你和你的资金的日常顾问的潜力,也将日益成为你获得各种基本科技能力的方式。
向我推送一个我当下并不需要的产品,你就会失去这个渠道,因为我会立即“拉黑”你。
有本地真人接听你的电话就被认为是竞争差异因素。
四项敏捷领导的关键技能:谦逊、适应性、远见、参与。
全能体验
随着千禧一代的成长,他们不像之前的几代人那样热衷于背债。传统的信用卡奖励计划似乎也无法激发他们使用信用卡的热情。
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做的,就是我们在技术层上找一个初级理财经理,而不是首选初阶的金融机构。
身份经纪:在移动支付领域,世界正日益被基于IP的玩家所主导。
未来的银行模式将会是某种市场化的银行业务形式。
把所有的参与者(银行、保险、零售、政府机构、中介等)都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市场。
适应还是死亡
当权力过于集中到行业内的少数巨头时,这就使得技术有序变革得不太可能。
要应对新的、敏捷的颠覆者,需要极其敏捷的技术和组织架构,船大难掉头。
金融科技与银行的合作,是存活的基础。
银行网点还会在未来的几十年中继续存在,但是他们已经不是办理银行业务的必要条件。
把不断寻求提高客户体验作为核心革命。
敏捷银行的核心特点:客户至上使命、广泛的创收能力、快速提供产品和分销、原型和学习中心、优化渠道和数字化全渠道。
如果你决定要在技术和金融科技的颠覆中存货下来,而不是追随别人坐以待毙,那么,你就必须致力于改变银行的文化。
银行仍将到处都是,但是,只有通过技术,它才可以无所不在。
关键生存技巧:
1、让技术人士加入懂事会。
2、尽可能雇佣大量的千禧一代和Z一代员工。
3、敏捷化。
4、停止雇佣银行家,引进各方人才。
5、优先考虑最有影响力的数字体验,并行动起来。
结论:银行4.0路线图
银行必须变成“无形的”,通过技术融入我们周围的世界中。
银行4.0成功的关键:
1、体验不是产品。(银行最终无摩擦参与)
2、不要再雇佣银行家。
3、数据是新的石油。
4、遗留的东西不是借口。(遗留的核心系统架构永远不能成为不去为消费者提供引人入胜体验的借口)
5、人工智能是必然的选择。
6、不要闭门造车。
7、披露内部运作情况,不要阻止区块链。
一个 称职的数字化监管者会相信,完全没有理由需求银行客户必须是一个特定地理区域的居民,他们只需要被充分识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