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辛亥革命》
今晚无聊时看了电影《辛亥革命》。已经是第三次看它了。发现真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增加,对它的观后感也越来越不一样了。
第一次看《辛亥革命》是大一时,那个时候对那段历史还局限在高中历史课本和大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自然是觉得电影里的没什么违和感。但是在后来看过了关于民国史的一些资料后,才发现这部电影的一些细节还是值得推敲的。
电影里清朝内部议事的场景,是朝廷重臣们都围着隆裕太后转,事无巨细都让太后定夺,一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的样子。
这些乍一看没问题,因为大家印象中清朝晚期,皇帝年幼势弱,都是太后垂帘听政。其实不然,垂帘听政只是慈禧时的事,她崩逝前,让三岁的溥仪进宫登基,一起的还有溥仪生父载沣。而载沣是慈禧钦点的“监国摄政王”。
主少国疑,找个摄政王来稳定朝纲,清朝初期也有。比如大家熟知的多尔衮,就是顺治时期的摄政王。而载沣的头衔前还加了“监国”二字,足以说明慈禧已经默认他做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意思。
为什么是载沣?为什么不直接立他为帝?溥仪那时才三岁啊,立黄口小儿为帝不是招人猜忌吗?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来重视血统,溥仪前面的皇帝就是那个“维新皇帝”光绪。光绪无子,那么他驾崩后谁来当皇帝呢?
其实早在戊戌变法后,慈禧就有废了光绪皇帝的想法。只是因为外国的反对而作罢。她曾想立一个“大阿哥”为以后的继承人培养着,但在册封大典上,列强代表集体缺席,她也只能作罢。
之后慈禧看上的就是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但是张之洞等阁老并不同意,认为载沣为人不适合做一个领导者。于是干脆从年龄小的溥字辈里选。皇帝年龄小,派生父监国,何况和先帝还是兄弟,这下总没意见了吧?
她还下旨:凡军国大事,由摄政王裁断,并有皇太后懿旨才能生效。
慈禧的算盘很清楚,新皇年幼,她肯定有理由继续垂帘听政。
可惜,她和这个王朝一样,始终没能活得过历史,活得过即将衰亡的命运。她死后,皇太后就是光绪皇帝的皇后,即后来的隆裕皇太后。可是这个隆裕,即便有复刻慈禧的野心,却始终少了慈禧的那种工于心计和能力。只是一个愚昧无知的妇人,最后的清朝也是断送在她手上,这是后话。
所以,清朝末期的朝廷实际掌权人,至少形式上是载沣,而非电影里的隆裕太后。不过张之洞并没有说错,载沣确实不适合做国家领导人。连溥仪的老师庄士敦也在《紫禁城的黄昏》里评论他“最大的兴趣是戏剧而不是治国”。
像电影里那样,隆裕皇太后直接委派陆军大臣荫昌去和革命军作战是没有的事。
电影里有一幕,隆裕太后霸气十足的走出宫殿,还撞了跪在地上的载沣一下,把他帽子都撞歪了。这更是不可能的。
电影里刻画最真实的,我觉得是袁世凯。
袁世凯也许是那个时候最吃香的政治家。一来手上有兵,二来有列强撑腰,底气十足。所以当时政局走向如何,方向盘真的在他手上。这一点,电影里表现得也是淋漓尽致。
不过可惜,电影里还是有一点不太对。
电影里袁世凯在回北京前和部下商议战事。在桌上写了六个字“慢慢打,等等看”。部下看了还一脸茫然。其实,这六个字他确实说过。不过是在这之前。
前面说清廷派荫昌前去平叛,主力就是北洋军。他们知道北洋军是袁世凯一手创建,担心荫昌指挥不来,就想让袁世凯出山。
为什么是出山?袁世凯原先是军机大臣,位高权重。可载沣执政后,总觉得新官上任三把火,得干点什么。刚好身为汉族又把持兵权的袁世凯很碍眼,于是就把火烧到袁世凯身上了。于是把袁世凯下令革职,回家养足疾。
袁世凯虽然回家,但是暗地里还在操纵北洋军。朝廷知道,所以平叛想让他过来帮忙。
报酬呢?朝廷开的价是:湖广总督。袁世凯一听就不干了。老子好歹也干过中央干部,你现在让我去地方任职,当我傻啊。
所以在北洋军南下时,袁世凯给他们发了一份电报,就是那六个字“慢慢打,等等看”。想让紫禁城里的王公大臣知道,没有他就打不了仗。所以电影应该是弄错事情的先后次序。
还有就是袁世凯“逼宫”那一段。其实按照《末代皇帝的非常人生》里写的那样,清帝退位并没有这么简单。不过隆裕皇太后这么快就颁布逊位诏书也是因为他的阴谋诡计。
这个有空在另一篇文章里细说。
但不管看几次,这部电影还是很不错的。因为我最佩服的,就是那些当时敢为自己信仰而战的热血青年。他们不知道前路如何,不畏牺牲,用血肉来给中国革命打开局面。他们图的也不是一己私利。
为信仰而活,为信仰而战,为信仰而努力。这样的生活,才是最充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