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小记之三:乌涌,一条流过科学城的河流

2019-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万绍山
乌涌源流

水是生命之源。自古至今,人类逐水而居。河流,滋养生命,孕育文明。是否每个人都会如我一样,有一条淌着乡愁的河流潜伏在记忆里呢?我不得而知。只知道,久居城市,故乡的河流逐渐淡出我们的记忆,而城里的无名小河似又难以吸引我们关注的目光。

从白云区移居科学城多年,早就发现有一条蜿蜒潜流于科学城的小河,但很长一段时间,并不知道她的名字。直到后来,我才知其芳名——乌涌。

乌涌发源于水口水库(天麓湖),最终汇入珠江,是黄埔区辖内一条重要的河涌。乌涌集水面积64.5平方公里,全长约 24.1公里,其中流经联和辖区的有19.31公里。

行走乌涌河的念头萌生已久。这个周日一早,我来到了天鹿湖,开始了逐水独行之旅。经同事指点、带路,我找到了水口水库——乌涌的源头。

远远的天鹿湖

隔丛林,"闻水声,如鸣佩环"。越石桥,但见水流急湍,奔涌而下,水声轰鸣。我知道此处名谓水声下村,不知村名是否与这激越的水声有关呢?

放眼四围,但见古木参天,荒草萋萋,破落旧屋散落其间,显然此地已列入拆迁范围。

沿河而行,河壁绿苔遍布,两岸茂林修竹,遮天蔽日,僻静清幽。忽逢两棵乌榄树,树龄皆长,一棵221年,一棵249年。又遇一古石桥,有碑立于旁,显示是萝岗区(现为黄埔区)文物保护单位。微信询问村里熟识的朋友,称年代不详,其爷爷的爷爷时就有了。

不知名的桥 越栏拍“水口水库"四字
茂林修竹
221岁的乌榄
249岁的乌榄
乌榄全貌 百余年的水声下石桥

循河而行,经天鹿南路、联和社区、峰湖御境侧段,一路腾挪移转,煞费功夫。穿过广汕路沙湾桥,水域即进入科学城。此时,河堤全由水泥砖块砌就,整齐而平展,行走其上,非常方便。

河长公示牌
天鹿南路段水流清澈
清淤工程 水流穿桥,桥左联和社区,桥右进入科学城

一路畅行。水流平缓。因上游实施清淤工程,河水略浑黄,但无黑臭,不见垃圾。全程有几处河道稍有落差,便水流成瀑,激流有声,在烈日映照下,波光粼粼,颇有意境。不时有垂钓者,应只为打发时间吧?

主河道所穿区域,两岸河堤青草茵茵,沿线名企林立。许是周末之故,加上天气酷热,路上行人稀疏。暂离喧嚣,我独自穿行在低于路面之河道,以全新的时间打量这个城市,恍若行走在另一个世界。

过沙湾桥之后,河上架桥共计九座,桥体坚固实用,与街道融为一体。

复行约十公里,砖砌河道中断,现原生河道。河边草木葳蕤,实难前行。不得已上岸,河道却隐匿无迹。经询问,转南翔二路、南云二路、海云路,复见河流。

水深静流,"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两岸如若改造成河道景观,当蔚为养眼,福荫市民。

复前行,见一桥,终到辖区乌涌终点——科林路。一路走来,行程约20公里,耗时5小时。

水流成瀑
至此联和段结束,进入天河珠吉段

想当年,乌涌也一度蒙上了“黑臭”的阴影。2016年底,乌涌被纳入国家督办的广州市35条重点整治的河涌之一,同时也是广州市10条被住建部和环保部挂牌重点督办河涌之一。

自此,乌涌治理攻坚战打响。2018年,街道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正源、提升、执法”三步走,长效守护生态绿色河道。措施仅有六字,但背后所付诸的人力、物力、精力却千言万语难表其一。

善做善成,久久为功。2017年年底,乌涌治理初见成效,实现不黑不臭;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生态环保部、住建部考核验收,达到长制久清的标准;联和街道被市委、市政府列为“广州市河涌治理街道级示范点”,被选定为省级全面推行河长制示范点(街道级);是年,乌涌更被评为广州市“水清岸绿、鱼翔浅底”9条示范河涌之一。

河涌治理成效凸显,与河长制的全面推行密不可分。2018年清明到浏阳河,我才知道河长制。当时以为知名河流才设河长,殊不知早在2003年,浙江长兴县就在全国率先实行河长制。2016年12月,中央决定全面推行河长制。2017年元旦,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发出"每条河流都要有河长"的号令。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已全面建立河长制。

隔竹闻水声

城市水系具有生态、文化、社会多方面的复合功能,城市河涌是城市的血脉。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更进一步强调,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一江碧水绕科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该是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如果人类不珍惜水资源,那么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是人类的眼泪。"愿人类共同努力,让这滴泪永远没有滴落的时候!

植被不错,沿途警示牌无数 绿色掩映的沿路企业 沿线企业 河上交通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