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员工都失去灵魂了,我怎么办?
前几天,朋友找我吃饭,说最近压力比较大,想找我喝点小酒。
酒意渐进,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感觉公司员工没有灵性,自己指哪做哪,不会多想一点;唯一的好处就是执行力挺高。我当时没忍住笑了…
这个朋友我很了解他,具体什么原因我会笑他,我想先说点其他的。
每件事情都是两面性的,我相信他的困境很多boss都感同身受。但我想问各位一句话,什么是执行力?听话就是么?我相信很多boss都是这么认为的:我安排的事,立马就做,自己所说的毫无遗漏的处理掉。但执行不代表执行力!说严重点这是缺乏担当和责任心的表现(这里要申明一点,既然是与boss对接,至少是企业的中层人员,偏业务性质),不过这种“不负责任”的现象是谁引起的,这里我认为boss们就该反思一下了。这群人是一开始就不灵性呢,还是后面慢慢变的不灵性了。如果一开始就这样,我认为你用人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当然不排除有些岗位还是需要这类性质的员工,但这里多指攻城拔寨型的。),如果是慢慢的就变成这样子了,那你估计跟我这位朋友一般。
我朋友是白手起家,自己做销售出身,属于个人能力比较强的那种。自己愿意接受新事物,好学,勤奋,努力,什么都懂一些,也什么都想盘根纠底,主观意见很强,考虑事情非常注重细节。以上都是很不错的品质吧,不过反过来看,这种人格就可能潜在这样的弊端:
1、缺乏“安全感”,所有的事都要过问,甚至直接干预,不然很难安心;
2、顾此失彼,因为考虑的过细;创业初期还可以,人少业务相对单一,一旦项目事情繁杂起来,根本不能深入到业务前线,按以前的行事风格并不一定合时宜;
3、“疑心”重,因为各方面自己都了解,经常处在“员工缺乏能力做好”的思维困窘中;
4、过分集权,事无巨细,全盘过问,一一决策。
这样我们透过本质来看,为什么我的员工都没灵魂了呢?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了。现在的85-90后,很多年轻人还是很有抱负的,而且大部分是愿意讲真话,敢发言的。但当我们做boss或领导干涉太多,可能就会变成另外一种景象。本来愿意承担责任,开疆拓土的他们,在一声声质疑中变得也开始犹豫了,在一层层干预中变得退缩了。因为往往这种机制下,听话的人永远是最舒服的,决策是老板做的,我按老板说的做就行了,最后有问题那也是老板的决策问题。愿意承担,敢做事的反而煎熬的多,谁不想舒服,导致大部分人开始学“乖”,当员工真“乖”起来,boss们又开始紧张了,因为更忙了,所有的决策都找你。而且听不到建议的声音了,没人主动帮你思考了…
这里不是说对错,其实更多的是阐述一种现象,很普遍的现象。你说这种“人格”的boss好么,我肯定在创业初期,这样的人格更容易成功,实干嘛,专研嘛,而且还是细节控。所以这时候员工跟着他肯定能有收获,仅仅他那激情、努力、勤奋的优良品质都会让你受益匪浅。但是呢,当你的业务逐渐发展起来,再像创业初期一般却并不是好的方式,时间精力都有限,你可能懂,但不一定专业,也很难像以前一样,真的时刻深入到前线。这也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合理之处,君居朝野,无法对前方战况做最好的判断,往往这时候信任与御人是最重要的。所以在不同的阶段,boss们也要拥抱变化,找到自己的定位。其实像马云,他在好几次演讲中说:“我只会用电脑发邮件”;“我身边都是比我牛逼的人,我要做的就是坚守我们的目标,在这个前提下,给跟他们权限,让他们去做,去创造,我负责把课讲好。”虽然话简单,但实际上表现了马云强大的情商和御人的能力。所以要不让自己陷入僵局,保证团队的活力,还是要学会御人,学会适时的“收”与“放”。
最后呢,补个情节,留给你们想象:
1、我朋友呢,自己花很长时间学习了Axure画原型,而公司有4个产品经理。
2、总是觉得技术质量不过关,bug永远解决不完,自己去看了精益开发。
3、而且自己去研究了领域驱动设计。
4、觉得设计存在问题,买了一大堆设计的书《文字与设计》,《写给大家的设计书》…
5、因为运营,去看了《营销心理学》《运营之光》…
所以你们能想到,为什么我朋友苦恼了,为什么他说完我就笑了!
你们身边是不是也有“我这样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