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最完美的女孩,黛玉湘云都把她当亲姐姐!
红楼梦里个性最鲜明最趋于完美的两个女孩,一个是黛玉,一个就是宝钗。如果做一个调查,问你是更喜欢黛玉还是宝钗,我想答案可能是一半一半,这个并不意外。
喜欢黛玉的人,喜欢她的善良真诚,喜欢她的敏感多情,喜欢她的天赋才华,喜欢她的出世和不争;喜欢宝钗的人,喜欢她的圆融成熟,喜欢她的端庄优雅,喜欢她的高情商好脾气。
不喜欢黛玉的人,多是因为她尖酸刻薄,多疑小性儿;不喜欢宝钗的人,多是因为她明哲保身,暗藏心机,甚至有些冷酷无情。
有人说曹雪芹写黛玉和宝钗两个角色时,也许是抑薛扬林,这也是很多人读红楼的真实感受,然而对于贾府之人来说,则是抑林扬薛,这也是我们读红时的感受。其实对曹公来说,两个人平分秋色,各有各的好,并无明显的褒贬。
有人说薛宝钗虚伪无情,太过世故,比如金钏跳井死的时候,她劝王夫人的一段话,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令人读后不寒而栗,这根本不像是一个十几岁的闺阁女子的口吻。
再比如抄检大观园之后,嗅到了危机的薛宝钗立马找个借口搬出了大观园,她的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令人怀疑她待人的真诚和热情,都是装出来的,就连王熙凤都如此凭借埃薛宝钗: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这样的宝钗,她对黛玉的感情是真的,还是假的?其实很多人都误解宝钗了,她并不是一味无情的人,她也有热情而真诚的一面。她的无情是真,热情也不假,这跟她带着热毒出生却生来吃冷香丸是大有关联的。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一回,她发觉黛玉说错了话,并没有当面揭穿,只是“回头看着他。”等找到机会,私下审问黛玉,却并不是有意要捏黛玉的错。不仅如此,她还跟黛玉吐露自己过去的淘气,并说自己也看过这些杂书。如果宝钗对黛玉不是真情,如何肯说出这些容易落人话柄的事来?
最能表现宝钗对黛玉真情的要数“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一回,两个青春好儿女,互诉衷肠,各自诉说着自己的心酸,读着令人动容。这一回里,黛玉生病,宝钗时时前去探望,真诚而深切地关心着寄人篱下的黛玉,终于黛玉对宝钗放下了所有的防备。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也许我们对宝钗的误解,还在延续。
这之后,宝钗常常使人送燕窝给黛玉,足以看得出她对黛玉的真情,而宝钗也恰恰需要这种姊妹亲情,因为她有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哥哥,且年幼失怙,也有自己的苦楚。
所以我们看,早熟而热情的宝钗,不仅对黛玉是真情,对史湘云、邢岫烟等人,也都关怀备至,她就像是一个知心姐姐一样,时时关心着这一群姊妹,并尽己所能地帮助她们,黛玉湘云等人也都把她看成自己的亲姐姐一样。如果说这些都是假的,都是装出来的,这就不是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而是一部宫心计美人心计了。
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曹公笔下的人物,绝不是非白即黑的,他们既有待人善良真诚的一面,也会有处事圆融成熟的一面,所以我们会发现,林黛玉有时候敏感小性儿,不食人间烟火,有时候却又发现其实她也很懂人情世故,也处处替贾府着想,替人打算。
宝钗出生于皇商之家,父亲早逝,哥哥不成人,环境逼她过早地成熟,学会为人处事,学会明哲保身,学会心机盘算,这都是环境造就的,但她毕竟还是个少女,也有自己的情感,也需要情感,所以她对黛玉、湘云等人,既有大姐姐的成熟稳重,更有姊妹之间的真诚和热情。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生发的,是装不出来的。
所以,请不要再怀疑宝钗待人的真诚和热情。生活的我们,何尝不都是薛宝钗?该冷酷无情的时候,我们会比谁都无情,比谁都世故,而该热情的时候,我们也丝毫不会压抑自己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