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

今年的日子过得飞快,还来不及反应,6个月的时光就像一阵风一样随风飘散了。
如果这些日子像风,那一定是一场飓风,这场飓风席卷了我的生活,几乎吞噬了一切。
疫情
2022年3月,上海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三个月里,我们感受过刺骨的寒冷,也曾获得过窝心的温暖。这场疫情第一次让我认识到,世上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也没有什么是永远可靠的,所以凡事最好信自己,靠自己。
以前,我总认为我内心很强大,但是经历了这次以后,原来我也会敏感脆弱,变得不堪一击;我总认为我很冷静,但真正遇到了挫折,才发现原来我也会焦虑,会不安,会丧失理智;我总认为我意志坚定,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能雷打不动充满正能量,但是通过这次,原来我也容易被外界事物左右,意志也会变得薄弱。
疫情期间注意力难以集中,后来才慢慢发现,注意力不集中并不是一种惯性,而是因为心中挥之不去的对未来的担忧、焦虑及不安。
不过,也正是因为疫情,我才有幸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因为他们的协助,我的慈善梦才能成真。
目标
在疫情期间,我还达成了一个年度目标——出一本书。
托简书的福,想不到这个目标用了半年就实现了。
2022年2月起,我便开始在简书上日更,不知不觉写了100多篇文章,趁着疫情隔离的空闲,天天不停写作(一定程度上转移了我的焦虑不安)。复工前几天,埋头整理、排版,最后成稿,交给印刷店,才一个下午,就拿到了书的初稿。
看着这本500多页的书,心里特别感慨——原本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居然真的一个字一个字、一篇一篇、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
收获
写了半年,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本专属于我的作品,更多的,是成长——我喜欢通过写作思考,反省,复盘,在仔细分析自己问题的同时,一直在深入思考。
通过写作,渐渐地,我发现了自己潜在的想法,加以分析就会慢慢发现这些想法的成因,这种自我分析和剖析比心理辅导都来得管用。
我喜欢这种深入剖析的过程,深入剖析之后才知道,有时情绪或者行为会受到内心深层想法的影响,引发某种不良情绪。
简书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在这里没有人认识我,我也不需要保留,所以能够畅所欲言。
特别是加入班级以后,认识了很多优秀的简友,大家用文字进行交流,在文字中获得感悟……在简友们作品中,体会到自己在写作方面存在的差距;在理事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获得进步,找到自己写作的特点和不足之处……
这一切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写作乐趣,我特别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机会。
目标和梦想能让我们变得更好,但让我们变得强大的不是目标本身,也不单单是实现了某个目标的一瞬间,而是在向目标奔跑去的路上,我们第一次的努力都能让我们变得更好。
我相信,能经受住“飓风”的人已经变得比以前强大,我想变得更加强大,强大到在“飓风”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