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医话(一千一百三十三)|百祥丸可峻泻膀胱之腑

2024-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妙手柯楠
脾胃虚衰,诸邪遂生。

万全认为:“肾主液,痘中之血化为水,水化为脓,皆肾之津液所化也。若无肾水,则疮枯黑而死矣,岂可泻之。痘疹曰归肾者,盖疮疹之毒,内发于骨髓,外发于皮毛者为顺。变黑复陷入于骨髓之中,故为害。此非顺之为害也,乃火旺水衰之病。”

钱乙指出热毒犯肾可出现疮疹黑陷的危候:“若疮黑陷,而耳尻反热者,为逆也”“归肾而变黑,难治也”“疮疹倒靥黑陷”实为热甚液干之证,法当下之以保液,“其候或寒战噤牙,或身黄肿紫,宜急以百祥丸下之”。

百祥丸中只大戟一味,苦寒有毒,急下之以速去邪毒,以救未亡之肾水。疮疹缘于疫毒,惟泄毒化浊,其病方有转机。

关于肾系病证,钱乙反复告诫“肾主虚,不受泻”。疮疹黑紫干陷实乃膀胱邪毒鸱张,以致热盛津枯,故可用百祥丸峻泻膀胱之腑。“腑若不实,脏自不盛也”,其目的乃是泻除病邪,非特为泻肾而设。此外,百祥丸也可用以泻肺经热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