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怎样对待你家的那个“别人家孩子”?

2018-01-31  本文已影响0人  刘秋君

网上能够看到很多调侃“别人家孩子”的段子,都是调侃自己小时候是怎么被父母“虐待”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有多招人“恨”。是的,好像每个人家里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一个隐形的而又无时不在的“别人家的孩子”。那么该如何对待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呢?

在我们家,整体上对还孩子是正面、积极、鼓励为主的,大部分都是强化他的优点,可是最近也发现了一点小问题,那就是他听不得说别人家孩子好。有一次我说:你看你们班谁谁谁,怎么怎么样?然后他气得立刻跳开,爬床上,堵住脸,撅着屁股,生气了。我愣住了,这咋了?这有什么呀?我也没说你不好啊!然后他就撅着嘴说:“也不知道到底谁你家孩儿!”

后来有一天,他兴致特别好,表现的特别可爱,我就抱着他说:我最喜欢你了!然后他竟然又把嘴撅起来了,说“哼!那你还说别人家孩儿好!”哦,这回我明白了,我把他掰过来,看着他的脸说:“我什么时候说别人家孩好了,我只是说别人家孩子有的事儿做的还不错,我从来都觉得我们家孩是最好的”。这下轮到他惊讶,估计他没有想到妈妈这么会“狡辩”。

其实当我们说别人家孩子的时候,他生气,最初我是不知道他生的什么气?我还觉得这道理是讲的通的呀——我说的是客观的呀,人家这个部分确实表现的比较好,你怎么就不能谦虚一点呢?后来才明白,我们人跟人是不同的,我比较理性,习惯于从事的角度说;他比较感性,首先关注的感受,习惯从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容易把人弱化,抽象出的都是事儿的规律;他容易把事儿模糊,卷入的都是人的整体。当我讲别人家孩子做的好的时候,他听到的重点就是人家孩子好,是人好;但是我想强调的他的好,是他事儿做的好,人跟人接受信息的偏好还真是不同啊,同样的信号,对不不同人的刺激程度是不同的,如果我们能知道对方对此类信号的接受的强弱,我们就能知道该使用多大的刺激强度了。沟通既要达成结果也要关注彼此的感受,确实要看到人跟人之间的差异。

在育儿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体会到:养孩子真考验父母的境界啊。前几天听一位师兄讲了一段话觉得很有道理:你要深刻的确信,在孩子身上没有优点、没有缺点,只有特点;你要深刻的明白你跟孩子是不一样的;你要知道如果想要让你的孩子健康快乐有出息,你最好让他按照他自己的样子成长。父母可以提供环境,但是无法替代孩子成长。

如果你们家也有个“别人家的孩子”,你想好了该怎么跟他沟通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