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

到底什么是有用?——记一次教研活动带来的思考

2017-03-10  本文已影响239人  凡凡棒棒糖

慧的群文阅读课“到底什么是有用”上了一段时间了。

上学期,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她上了一次。之前和我有过多次讨论。对于这个议题,我们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是一致的,即:

通过多文本阅读,改变固有观念中对有用和无用的片面看法,丰富孩子们对“有用”、“无用”的全面认识,引导孩子们学会尊重自身和他人的需求和体验,懂得辩证地看待事物。

对于四个文本《活了上千年的树》(民间故事)、《古木与大雁》(《庄子》)、《‘没有用’河狸》、《田鼠阿佛》的处理方式也大致相同。前两个文本读后,我们希望能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为什么有用的事物(楸树)落得半道被砍伐的命运,而参天古木因为高大无用免遭砍伐?到底是有用好?还是无用好?《‘没有用’河狸》则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田鼠阿佛》这个文本则让学生根据“有用”还是“无用”自由发表意见。

慧几次在四年级试教,观点都集中在人们角度不同,看法不同,似乎对于“有用”、“无用”的概念理解并没有多大帮助,而且每个班上课的情况都不一样。

我直觉,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到底什么是有用?”这是个哲学问题,一两句话是讲不清楚的。

但是课又要上。怎么办?

我觉得,首先教师自己要对这个问题有思考。

但很多时候,往往我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细读文本。慧上完后,我正好需要录一个课,便临时决定在自己班上也上上这个议题。我带的是六年级。六年级的孩子思维果然不同。我只记得课堂上,孩子们就“有用”这个概念说了很多,比如:精神层面的“有用”,物质层面的“有用”;时间万物都是有用的……孩子们的发言是我没有料到的,虽然很大一部分是与我的教学有关系——作为教师的我,并没有明确地引导——当然,我上课的出发点,也是想倾听学生的看法,但无疑学生的观点丰富了我自身对于文本的认识。

于是,我自己先尝试着理清文本中有关“有用”的概念,如图:

在听课本上的涂涂画画

但这样一来,还是不够清晰。

慧给我发来消息:河北的某老师抓住“谁对谁有用”“谁对谁没用”两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领悟“有用”和“没用”的辩证关系。我百度了一下,还有某老师从“有用”和“无用”的概念中生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观点……

陷入概念里,我也晕了。

今天,慧又在五年级上了一次,这一次区教研室的李老师来指导。

五年级的学生不同于四、六年级,有意思的是,他们的讨论集中在自己和他人两个层面,很多孩子谈到,“有用”“无用”不能不仅是为了自己,也要考虑他人;而有的学生认为,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自己觉得有用就行;有一个孩子思维很不错,对几个孩子谈到的几种情况进行了总结,大意是对自己和别人都有用是最好的。只可惜当时没有及时记录下来,印象中他的语速很快,思维严谨,很难得。群文阅读确实能够锻炼孩子的思维,这一点我一直深信不疑。

显然,孩子们的思维已经弥散开去,他们的讨论倾向于从“有用”“无用”的概念延伸到了“我如何对待‘有用’与‘无用’”了。

所以,群文阅读,尤其是这样具有开放性议题的群文阅读,如何组织学生的讨论,让讨论聚焦,让讨论更有效,以及对于学生天马行动的思想,老师如何引导,这些都值得好好思考。

突然想起了一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我想说:课堂一开放,老师就哭了。

课后,教研员李老师组织我们评课。

她首先对慧的教学目标持肯定意见,并认为核心目标就在于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随即,李老师直面问题:前两个文本的阅读要达到什么目的?与后面的文本阅读又是什么关系?李老师认为,要深化学生对于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来辩证地看问题的认知,就必须从一开课就朝向这个目标,之后的每一步都不能偏离,应该朝向这个既定的目标层层递进。如此,开课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入手,举例谈谈对“有用”和“无用”的看法。前两篇文本的阅读,通过表格梳理不同事物的命运之后,学生可以很快发现都是有用的事物,却命运不同这一矛盾,老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比如栎树,在木匠眼里是无用的事物,然而栎树本身怎么看?或者不是木匠的人又会怎么看?显然,这里的答案是多重的。木匠眼里无用的栎树,常人眼里也是有用的,因为它可以为人们遮风挡雨,美化环境。栎树自身更无所谓有用与无用。那既然无所谓有用与无用,也就无所谓幸运与不幸了。之所以有幸运和不幸之说,都是人类的“偏见”。

所以,换一个角度,就有不同的发现。

第三个文本《‘没有用’的河狸》,这个比较简单,说明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无论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考,还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都聚焦一点,即辩证地看待事物。

李老师说:辩证是个大词,我们成人都无法讲清楚。但是没关系,我们今天只是知道有这样一个词,有这样一个意思,将来你们可以通过不断地阅读去丰富对它的理解和认识。

恍惚之间,感觉李老师好像自己就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侃侃而谈。

“此处可以回到课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再谈谈:到底什么是有用?”

“第四个文本就无需再让学生填表了。将第四个文本《田鼠阿佛》和《‘没有用’河狸》比一比,阿佛和‘没有用’河狸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最后,可以问问学生:你们觉得这节课有用吗?如果说有用,这节课没有识字,没有朗读,有用在哪里?”

李老师就这样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兀自沉醉在语词和逻辑构筑的虚拟课堂里。坐在旁边的我,感受到了一种光,不由得也沉浸在一种智性挑战的高峰体验之中。

这,或许就是伟大事物的魅力吧。

这光,也照见了我的促狭——

纠结于形而上的概念,而遗忘了贴地而行是需要实践的智慧的。

到底什么是有用?或许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始终行走在探究的路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