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摇曳的思念(原创)对母亲的思念永远是一道迈不过的坎。我梦想成为一个朴素的诗人,用圣洁的文字表达庄严与悲欢。哪怕在母亲的坟头种一棵草,也要像种一首诗,让它在记忆里汩汩流淌,流进心里、流进梦里、流进这片熟悉的土地……
每个有执念的人都有宣泄情感的惯性。一朵花的凋谢,一片叶子的枯萎,一个季节的来临,都会让人思潮翻滚,满含热泪。看见袅袅的炊烟,我会想起母亲的辛劳,看见如豆的灯光我会想起母亲的慈祥,母亲是一条宽广的河流,是她孕育了我怒放的生命,是她滋养了我不羁的灵魂。
站在母亲坟前,脑海里回放的都是童年的画卷。所有的故事,都在凛冬悄然浮现,所有的回忆,都如春阳般美丽温婉。
村口有一棵树,树枝四面疯长,引领各自的方向。每到秋天,树叶纷纷掉下,又随风飘散。看到光秃秃的树干,我想起了饱经风霜的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受冻挨饿,是她把残留的叶子收集成一堆,然后放进稻田。是她把散乱的枯枝拾掇在一起,然后扎成捆、堆成柴垛,变成炊烟。柴垛越堆越高,母亲的身材却越来越矮,稻田越来越肥,母亲的身体却越来越弱……
这个世界,真正能温暖人心的并非柴垛,真正能涵养精神的并非稻田,而是念想与希望。母亲是个善良平和的人。她师范毕业,却没有教过一天书,她历尽磨难与艰辛,却没有改变土里刨食的命运。在贫瘠闭塞的乡野,她始终能以明眸善睐、云水襟怀来照见这个无边的世界,在一切的优雅、败坏、清明、污浊之中找到智慧。在母亲人生的字典里永远也找不到“服输”与“后悔”。母亲是个循循善诱的人。从我们记事起,她就开始用言传身教熏染我们。"既要放牛割草,又要读书唱歌;既要舞文弄墨,又要下地干活"——这是母亲对我们一直秉承的教育。“习字要先学‘永字八法’,看书要先看唐宋名家",这都是母亲曾经对我们说过的话。《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红与黑》、《简爱》……好多书我不是看完的,而是听母亲讲完的。母亲倾其所有,用自己咀嚼的知识点亮我们的人生,启迪我们的智慧。母亲似柴垛非柴垛,似稻田非稻田。母亲是我们的念想,我们是母亲的希望。
念想是一束光,它让我们悲伤,让我们激昂,让我们在时间的河流里学会感恩与坚强;希望是一股力量,它让我们拼搏,让我们向上,让我们在纷繁的尘世中不断总结与成长。
母亲离开我们整整两年了。我经常在梦里看见母亲。看到她站在故乡的山巅凝望,那眼神、那目光始终注视着我前行的方向。
林清玄曾说:“在乡村生活的人是生命的自然,而在都市生活的人,需要一些古典温柔的心情,一些经过污染还能沉静的智慧”。母亲虽然一辈子呆在农村,但在我心里,她永远是有沉静智慧的人。母亲常说,家穷不可怕,千万别心穷,家穷可能只是一阵子,而心穷则会倒霉一辈子;母亲还说,吃苦也是福,你今天要吃的苦一定会照亮你未来要走的路……
在母亲离开后的日子里,我写了许多支歌给妻、给女、给友人,我也写了许多首诗给花、给海、给黎明,我试图搜寻世间最美的文字表达对母亲的崇敬,但我始终不敢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恩情,因为母亲的隐忍、谦逊时刻把我提醒——至爱无声!
跪乳之恩还未谢,舔犊之情还未报,母亲却永远不再给我们机会了。我渴望岁月伸出一只手,能替我将母亲挽留,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来过,母亲,我一定要去拾取你的脚步、笑容,抚慰你的疲惫、伤痛,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宽厚做灯捻,我要把它点燃,放在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望山高水长,愿母亲在天堂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