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的过去与未来
无论是在系统主屏、浏览器,还是在 app 里,我们都会看到「方格」形式的布局。看到越来越庞杂的结构,很多人对 app 的未来感到很担忧。
网页时代的遗产
在没有 app 这个概念之前,虚拟服务基本上都在网页上进行。我们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的一串字符(URL),打开一个网站,或者点击超链接跳转到另一个网站。触摸屏设备上可以点击的图标,也可以看作是「看到,点击」模式的投射。
经过数十年的进化,现在要在浏览器里完成一个任务的流程是怎样的呢?
首先是打开搜索引擎,然后输入关键词,找到目标网页,接下来我们可能在同一页里看到来自 Vimeo 的视频,Twitter 上的某条推文,一小块可以交互的地图,甚至输入信用卡号之后可以直接付款买东西。这样整个网页的浏览过程就能保证是连续的、线性的,用户更能专注在任务上。任务驱动型的设计和接口开放让整个庞大的 Twitter 变得轻巧了。
网页和 app 两者都与数字化服务相关,所以这些网页时代的演变深深影响了 app 的发展。
App 的过去
最开始的时候,系统设计者对这些「小方格」使用的隐喻是各色工具——从 app 的名字(日历、计算器、照相机、应用商店)以及细节丰富的拟物化图标都看得出来。在当时刚刚接触 app 这一概念的用户来看,这比功能机上不知所云的「情景模式」要友好得多。
但工具的隐喻也埋下了隐患:当任务越来越复杂,用户就需要同时用到几个的工具,还要在不同工具之间切换。任务的进行受到了干扰。
这正是目前的情况。数字化服务的多样性极度膨胀,从数量上看,手机储存容量和主屏上的图标空间早已捉襟见肘;从复杂程度上看,一个 app 有越来越多的功能,一个任务又需要许多个 app 来完成。于是,我们在聊天应用里买火车票,在找餐厅吃饭的应用里查公交线路。
美国公司忙着将臃肿的产品拆分成几个独立的小产品,同时他们也惊讶于中国的聊天软件居然可以打车。
任务驱动与入口的灵活性
目前在移动设备上最「专注于任务」的交互方式当属语音控制。用 Siri 设置闹钟和询问天气,用户不需要再进入 app。WWDC 2016 之后,如果效果理想,我们点击图标、一层一层寻找任务终点的次数会大大降低——用户可以通过 Siri 轻松调用 app 内所需要的一部分功能。
语音控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像 Google 的 Instant App,同样是基于任务的。在 Google I/O 上被展示得最多是停车场的付款场景——在停车场出口摇下车窗,掏出(有传感器的)手机,(不需要安装付款应用就能)完成支付,过程非常流畅。其实现的方式是即时下载所需部分的代码,完成当前的任务。从 Instant App 看出来的不仅是在技术上实现更高的表现性能或者对 web app 的重新演绎,更是在产品架构上从「树状分支」向「标签检索」模式的演变。这种拥有灵活、多样入口的趋势,也预示着 app 的发展方向。
就像用纸质词典的人遇上了 Google 翻译。
App 的未来
「app」这个词来自「application」,应用,与场景和目的紧密相关。
「应用」的未来应是把服务更无缝地整合到场景和任务中。一方面,让用户主动唤醒某项服务的的过程更快捷(Siri),或者利用众多传感器让设备理解场景而唤醒某项服务(最偷懒的做法是二维码);另一方面,让一个任务中使用的不同服务可以顺畅地切换。
如果现在备受瞩目的语音交流方式成为了主流,未来的 app 就可能只活在语音助手的回答里了。
Google Now C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