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未来心理 |疫情之下,太过恐慌?来聊聊“替代性创伤”
一 “替代性创伤是什么
替代性创伤(vicarious traumatization)简称VT,这一概念是由Saakvitne和Pearlman在1996年提出的,最初是指专业心理治疗者,因长期接触患者,受到了咨访关系的互动影响,而出现了类似病症的现象,即治疗者本人的心理也受到了创伤。
现在“替代性创伤”在广义上指的是:在目击大量残忍、破坏性场景之后,损害程度超过其中部分人群的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间接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或虽然没有亲身经历心理创伤事件本身,但因为听闻了足够多关于经历创伤人的故事和报道,产生的间接创伤。
这些异常现象,通常都是出于对事件或事件中群体的同情和共情,从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精神崩溃。
比如在疫区的人体,个体越接近于灾难现场,受到创伤的危险性也就越大。
比如参与救援工作的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志愿者,记者等等,他们虽然不直接深处创伤原始环境,但是他们会面对不幸的当事人,倾听痛苦的诉说,甚至看到一些无能为力。
二 替代性创伤的症状有哪些
替代性创伤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厌食、易疲劳、体能下降、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易惊醒)、做噩梦、易激惹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注意力不集中、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恐惧、绝望,并伴有创伤反应与人际冲突。
1 行为层面
持续不断地关注疫情,不愿或者无法停止;既使放下手机休息或者工作时也无法停止脑海里想疫情的念头;和家人朋友的聊天内容和疫情相关;决策能力降低(包括记忆力)、专注力降低;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无法入睡,容易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
2 情绪/心理层面
出现恐惧、焦虑、伤心、愧疚、绝望、愤怒等负性情绪;疫情相关的音频、画面、记忆不断闯入你的思绪;对情绪刺激过度敏感;对情感麻木、迟钝。
3 身体层面
精神困顿、提不起劲;头疼; 肠胃不适; 对疾病的敏感性增加,总觉得自己不舒服可能生病了, 身体酸痛,对视觉、听觉信息反应敏感。
三 替代性创伤的危害
最大的危害在于,可能影响个体对整个世界的认知。
我们发现,当负性事件发生时间较长,或者在个体身上积累时间过长。部分个体自感的压力很大,一些情绪也会很多,伴随着一些负面情绪的出现,积累,甚至有些人会有糟糕透了的想法,或者自我怀疑,甚至对周围环境的环境。
这样的一个结果是,他们看世界的眼光发生变化,也就是我们说的对世界的认知会出现偏差,他们会怀疑这个世界是否都是如此的“灰暗”,会怀疑生活到处都充斥着悲伤,会怀疑自己的身边充满着危险,会怀疑糟糕的事情没有尽头,在这样的影响下,个体遭受着很大的挑战。挑战背后,将是对生活,学习,工作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四 如何识别是否陷入过度恐慌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们对于疫情大致有以下几种态度:
过度乐观、相对冷静、过度恐慌。
有人盲目同情,过度自我感动,制造恐慌。
有人隔绝痛苦,家长痛苦不存在。
随着媒体对疫情报道的逐渐深入,更多人对防护疫情也更加重视。但我们在对疫情进行谨慎防护的同时,不要忘记检查自己和身边的家人朋友的心理状态,是否有出现替代性创伤的类似症状出现,避免过度的恐慌。
我们可以检测自己的情绪是否在正常范围,借鉴心理学家许又新的神经症的评定(诊断)标准进行自查:
1.时间标准
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
3个月到一年为中程,评分:2
一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2.精神痛苦程度
轻度者-当事人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
中度者-当事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或处镜的改变来摆脱,评分:2
重度者-当事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或以地修养娱乐也无济于事,评分:3
3.社会功能
轻度者-能照常工作以及人际交往轻微妨碍,评分:1
中度者-社会功能受损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明显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
重度者-社会功能受损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
如果总分为3,还不能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大于6分,神经症的确诊就可以成立。4-5分为可疑病例,须进一步观察确诊。
另外,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
五 发现自己存在“替代创伤”怎么办?
1暂时切断信息源,要减少接触或获取有关灾害的信息
2能够分散注意力去做一些其他事情。比如:阅读,有氧运动,下厨做饭,一家人打扑克、和孩子玩游戏,或者整理家务,甚至一家人一块无聊。
3接纳自己是能力有限的。
4不要着急去否定自己的情绪。
5不要着急去帮助别人,先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6适当情况,可以寻求心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