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
大宝上幼儿园了,除了晚餐和周末,平时都在幼儿园解决,幸好幼儿园的伙食很不错,我和孩子爸爸经常加班,所以除了晚饭我们很少在家吃。
对中国的厨房,我是没有概念的。
菜谱上说,油,少许,盐,少许,面粉,少许,少许,是多少呢?菜谱上又说,加入适量某某,煮一会,适量,是多少?一会,又是多长时间?
曾经很多年前,放暑假的时候,我早上起床买菜,洗切,做一些素菜,当时就是觉得真是麻烦,最怕要切丝的,比如土豆、萝卜。我是不敢做肉的,因为首先我不知道那东西要怎么切才能做熟后不塞牙缝,其次倒入锅中后烽烟四起,我觉得我不知道怎么才算做熟了。
结婚后要致力于工作和孩子教育,家里老人也很能干,我就更不干了,我要把我有限的精力都尽可能的花在刀刃上。
有一天下载了小红书APP,看到做菜视频上的烤鸡翅和烤土豆,视频的每一步都解释得非常清楚,照做起来非常简单,家里烤箱闲置,大超市和菜市场也很容易能找全材料,不如试试看。果然,做出来非常成功,我还记得我认真为我的两个孩子准备的第一顿饭是烤鸡翅、菜市场里的凉拌凉菜、饼和米粥。儿子女儿吃得无比欢畅,我这个老母亲更是自豪感满满。
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得我的孩子,我的小家庭,还是需要烟火气的。从那以后我每周会抽一个下午的时间,来给我的两个孩子们做一顿晚饭,能力和水平有限,我做的时候必须开着教程视频随时学,我也只敢做看起来比较简单的快手菜:西蓝花炒虾仁、蒸大黄鱼、鸡蛋炒虾婆婆肉、糖拌西红柿、凉拌黄瓜、电饭锅焗鸡、煎鳕鱼、煎牛排,每次得到两个小吃货满满的夸赞。我的手艺渐长,最后一次炒鸡蛋,儿子说,妈妈,鸡蛋炒得比虾婆婆好吃,你以后就这样炒鸡蛋。女儿看到我要做蒸鱼,便留在厨房不离开。
事后我才知道,我的两个宝宝对我能为他们提供美食激动得溢于言表,奶奶问妹妹:你妈妈做什么给你吃啦?妹妹顿时高兴得手舞足蹈。儿子有一天问外婆:婆婆,你会做玉米排骨焖饭吗?我妈妈会做哦!我的妈妈和婆婆都做了一辈子饭,尤其是妈妈,是那种一个人在厨房就能倒腾出六个凉菜六个热菜几个小炒几个烧菜还有几个汤那种很标准的中国式宴席的人,所以我觉得并不是我做的饭真的多么好吃,而是我作为妈妈,我做的饭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有着妈妈的魅力,妈妈在厨房忙碌,为宝宝认真准备食材这件事情本身,可能无意中就会大大增添家庭凝聚力;妈妈为孩子做饭付出的精力和体力,都是一种母爱的传递。并且我相信,我的孩子以后也会给他们的孩子读书、做饭。我相信很多东西,习惯后就会成为风气,我也相信,这会成为爱、耐心、责任心的传递方式。
这是个知识爆炸并且信息传递迅速广泛的时代,网络可以让海鲜两天之内由海边到达我的厨房,也可以让如何烹饪这个问题不再成为问题。并且我从不会因为挑食偏食这件事情来责怪或者教育我的孩子,我只会去想办法如何把他们需要吃的东西做成他们喜欢吃或者可以接受的样子。
一日三餐,每餐饭都可以很简单,可以说它是个简单的事情,但是这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所以这件事本身又很复杂。在有限的经济和地域以及个人能力范围内,如何丰富我们的餐桌,增加对不同食物的体验,充分调动我们的味觉,又是一件非常有智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