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育常识》第41天
让教育回到常识,以常识作为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之所以倡导教育常识,是因为那些遍布世界的令人心痛的教育,几乎都与对常识的遗忘、对常识的违背和扭曲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联。
今天阅读了第六章 教师常识做享受职业尊严和欢乐的创造者 第39节 向名师学成长
对名师的喜爱甚至崇拜,是普通教师的常态。
名师是我们需要仰望并奔赴的理想标杆。
名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名师,无非与天赋勤奋和机遇有关。
天赋、机遇、个人所拥有的个性风格不是我们能够学来和模仿并能拥有的。那我们可以从名师那里学什么呢?
首先我们可以学技巧和方法。
李教授以钱梦龙执教的《死海不死》和窦桂梅执教的《我的爸爸叫焦尼》为例向我们说明名师掌握了非常巧妙的技巧,这些是我们可以学的。
其次我们更应该向名师学习他们的根,也就是他们赖以生长的思想和精神。
于漪在70岁生日时,曾经说过一句感动了无数人的话,"与其说我教了一辈子语文,不如说我学了一辈子语文″,一个"学″字背后的真精神,是于漪所以成为于漪的生命源泉。
只有当我们学习的触角深入到名师大树的根部,才可能真正把名师的生命能量变成我们的生命能量。
第三我们要向名师学习其成长的历程。这是最重要但又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没有谁天生是名师,在成长之路上必定会遭遇到困惑困难和困境。我们看名师,不仅要看到他们成功的地方,更要看他们是怎么走过重重阻碍的。
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所以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就是能顶住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克服了重重困难。
走入名师的成长之路,仔细揣摩体会,将会缩短我们成长之路的距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一个名师都是从新岗教师小菜鸟开始起步的,只要我们能够做个有心人,不断的学习,那也会有一天会变成名师,像老鹰那样翱翔于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