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想法简友广场

生而为人,需要接受事与愿违

2021-03-03  本文已影响0人  碧水蒙辰风

清晨吃早饭时,在某条中刷今天的热点新闻,看到一条关于作家许知远先生与罗翔教授的访谈节目,

访谈中,罗教授依然逻辑清晰、睿智冷静,缓缓阐释着对自己的看法。

“生而为人,需要接受事与愿违。

我们只能做觉得正确的事,

因为人生中的每件事,都是有负斜率的,

你在前进的过程中,

这个负斜率就可能使你慢慢偏离最初的目标,

这也就意味着你不能对自己所喜爱、所投入和所看重的事,

抱有不着边际的幻想和热情。

至少我现在觉得,

自己所做的事是有意义的。

没人知道明天会拿到什么剧本,

也不清楚拿到的剧本,是否会遵照你的内心,

但仍旧要以最真诚的态度去做好。

过好当下,

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也许是曾经了解过刑法和民法的原因,其实挺好奇罗教授多年来的经历。他自己也说过,日常生活中除了代课之外,就是钓鱼,不爱说话,宁愿待在家里陪着老婆和闺女。

学法律的朋友由于要时刻保持客观及公正性,常常给人严肃刻板的印象,罗教授在屏幕前表现出来的,究竟是做了多少心理建设,才能以当前的状态呈现。也许他真的是快乐的,“年少成名”、“年度第一网红”、“2020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诸多光环与一身;也许他是痛苦的,目之所及皆是法律意识薄弱,不利用网络优势,也许真的没有那么多人关注法律这项立国之本。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如今这个奇怪的年代,多少学术、科研人才都在默默无闻,无人问津,发达的网络也让不少沽名钓誉之辈,靠着哗众取宠、亦或一副皮囊而一时无两,不予置评,无置可否。

但这不就是罗教授所说的“过好当下,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透露着多少辛酸与坚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