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生活 & 零垃圾我的大学上班这点事儿

断舍离的精髓在哪里?

2017-05-30  本文已影响460人  6e161a868e6e
断·舍·离

最近在读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这本书,其实听说这本书已经很长时间了,朋友圈、简书等各个平台也都有关于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心得感悟、经验总结等。

这本书的豆瓣评分是7.4分,虽然不是非常高,但是很多人都认可这个理念,而且“断舍离”三个字,甚至已经成了口头禅。

1、什么是断舍离?

第一,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比如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需要的物品就买,不需要东西一概不接受。只购买必须添置的,而且是生活必需的物品。对于一些现在不必要,而以后可能会用东西,那么我们就以后再买,因为当下的我们并不需要这个东西。

第二,舍:舍弃多余的废物。多余的废物可能包括很多个,比如一些没用的破烂,或者打算卖掉的东西、打算捐赠、转赠的衣服、物品。另外,还需要缩减下自己喜好的范围。更广泛的喜好会让我们添置更多物品或难以舍弃更多物品,而精专于小范围的喜好领域,就会少面对更多舍弃的困境。

第三,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我们脱离执念的时候需要摆脱重负,以轻松的状态进行取舍。通过远离物质的诱惑,放弃对物品的执着,让自己能够把家里、房屋打扫和整理得更加宽敞舒适,创造一个自由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的概念虽然由三个字组成,但也可以分成两块来看:断+舍=离。我们在断和舍的行动当中,通过不断的脱离对物品的一种执念,凭借意志来切断家中物品蜂拥而至的势头,而对堆积的物品着意地去甄选和舍弃,达到一种内心摆脱重负、轻松自在的“离”的状态。

断·舍·离

2、如何做到断舍离?

第一,把时间轴放在当下。我们可能经常会说没有时间整理和收拾屋子,其实这是逃避当下的现实;又有时候,我们会不舍得丢东西,感觉可能会有朝一日会用上,其实这是表明我们对未来的一种不安;此外,还有些东西我们舍不得丢,可能代表着过去的一些荣誉,这也表示了我们可能沉迷于过去的自己,而没有想想当下的“自己”。

第二,重新定义“重要和不重要”。我们在“断”的时候需要问一个东西,这个物品对于当前的我、现在的我,真的重要吗?我们需要思索物品和自身的关系,只留下需要的、喜欢的、可以给当下的自己带来力量的物品。

第三,从信息过多变成知行合一。当下的物品和信息实在过于丰富,我们必须要精简信息的输入源,精简物品的输入源,可以每天给自己一段“离线”的时间,比如说有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把各种有外界的关联关闭掉,通过给自己创造一个离线时间,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断·舍·离

3、一个思考:断舍离的本质是什么?

在书中,作者将“断舍离”阐释成一种人生整理观念,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

“断”,是一种勇气。让我们丢掉胆小怯弱的自己,成为真正的、敢于面对自我的勇士。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坚守当下的自己。

“舍”,是一种决断。戒掉依赖他人、拖延习惯的毛病,成为真正的高效清爽的人,它表明的是我们有决心对于某一件事物做出一个选择(to be or not to be)。

“离”,是一种美好。与过去,一刀两断,然后更加珍惜留下的每个事物。当我们把100件物品缩减到10件的时候,虽然其余90件物品离我们而去的,但留下的10件确实真正让我们有依靠、有感情的。

但正如《人类的知识无边无沿,而个人的知识存在边界》这篇文章里提到的,“断舍离”的整体目标及每个环节,都是在“自我”,尤其是“当下的自我”、“现在的自我”的基础上进行的。

即,通过“断舍离”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 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通过“断舍离”,深刻了解并彻底接纳最真实的自己。

我是爱读书的高博士,感谢你来读我的文章

往期人气文章:

1、《10个月读完了100本书,到底改变了我什么》

2、《日更了100篇,简书助我踏上了“个人精进之路”》

3、《1个月读完35本书,我所使用的的读书方法》

4、《从0本书,到1个月读35本书——我的阅读极简史》

5、《第22天,才是一个好习惯的真正开始》

6、《利用碎片化时间,我236天背诵了6236个单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