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通往财富之路的第一把钥匙》

2020-11-19  本文已影响0人  悠扬读书

今天阅读《财富自由之路》第三十一章,李老师开始传授给读者有关投资的理念,这在我感觉是真的与财富沾边儿的内容了。

但是转念一想,不对,李老师用一半多的内容都在说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说明这些内容非常重要,是读者要实现财富自由的“操作系统”。

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是人这个物种(李笑来把不同的人又称为不同的物种),人最宝贵的是思考能力,而最重要的思考能力就是对思考的思考。说起来有些绕口,其实也是李笑来在这本书中反复强调的核心概念——“元认知”。

“元认知”是指“认知的认知”。也就是说当你思考的时候,你能意思到自己在思考,进一步能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什么,再进一步能判断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构是否正确,更进一步能纠正自己错误的思考方式或者结果,这就是元认知能力。

之所以再重复一遍是因为这种能力对每个人来说太重要了,而很多人都不重视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也就是你的认知在一层楼的高度,完全不知道十层楼看到的风景,而在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常常以为他们根本不存在。

你以为你所知道的就是你知道的样子吗?这句话是对自我的一种警醒。

还好,我们还有学习的能力,还可以通过阅读,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财富自由之路》前面大半部分并没有直接传授什么商业运营策略,教你如何赚钱等等。因为我们的思维一想到财富,应该就是金钱。而作者先要你启动元认知,反思自己,从思维层次上进行观念升级。

作者把人的思维体系类比为电脑的操作系统。所有人都会重视身体的清洁和锻炼,而意识不到思维也是需要锻炼的。所以最终活成了“都是人,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要做一个不被社会底层苦苦爬行的人,就要定期去升级思维体系,给自己的想法,观念注入新鲜元素。

比如,财富不仅仅是你有多少钱,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你没有意识到。每个人都明白,但是越简单的道理践行起来也越难。

书中列出三种事物:金钱,时间,注意力。

它们的价值排序应该是:注意力 > 时间 > 金钱

价值排序对了你才有可能去做正确的事情,否则只是南辕北辙。

想起了以前,微信群刚刚红的时候,店家会利用朋友圈点赞赠礼品的方式吸引客户前去围观。身边的朋友总是今天到这儿领赠品,明天去那儿领东西。

要命的是每次领东西都要取号,排队,等上一大段时间。领回来小东西之后,朋友一脸满足,好像占了多大的便宜一样。在我想来浪费那么多时间真不值,所以,我现在特别理解别人请人做保姆,干家务等,因为你花了小钱可以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做更有价值的事才是更合理的。

带给你财富的竟然不是金钱,比金钱更宝贵的是时间,比时间更宝贵的是注意力或专注力。

想想不是么?金钱是价值最低的,相比时间来说,一定数目的钱就是一份价值。而时间是复利价值的孵化器,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积累,让我们的时间值多倍的钱。

举个小例子,我们写一篇文章,我们花费了一份时间,发到不同的平台就可以有多份的收益。这就是利用打造自身技能让用时间产生复利的价值。

更有说服力的当然还是李笑来老师的自身经历,他用写一本书实现一次财富自由。时间对他来说是更有价值的,他会出钱请人给他去买咖啡,剩下来的时间可以创造更多价值。

把价值点放在一时的金钱上,还是时间,或是专注力上,不同价值观会有不同的偏向。

每个人都有同样多的一天24小时,如果你珍视它就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复利价值,如果每天轻松地任时间流去,那么生活肯定不会向财富靠近。

李笑来对财富自由的定义就是,当你不必为了生活必需而去出卖自己的时间。所以,我们是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没有实现财富自由,是因为我们的认知不够,行动不够。

价值观决定行动方向。做任何事情都是价值取向和方法论决定的。所以,从根源上重塑价值观,升级思维体系,启动元认知,才是找对财富自由之路的第一把钥匙。

关于资本的认知

作者说:有钱也不一定有资本

使用一个类比,房子是由砖头建成的,但一堆砖头堆放在那里肯定成不了房子。

有钱和有资本是两码事。

构成资本的三要素:

①资金的金额

②资金的使用时限

③资金背后的智慧

关于金额,你拿出100块钱那不能算资金,怎么也得上五位数吧。但是,如果10万块钱使用期只有一天,也没有什么意义。更重要的是使用资金的人所具有的智慧。

同等的资金在不同的人手里有不同的效果,有的能挣来盆钵溢满,有的亏得血本无归。其实,拼的还是人的“内核”,还是智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