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子》:父亲的孽子,社会的弃儿

2019-01-13  本文已影响11人  雨热

《孽子》是白先勇公开出版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最初以连载形式发表于1977~ 1981 年,单行本出版于 1983 年。该小说在台湾与美国曾被改编为舞台剧和电影 , 1990 年以来还被翻译成英 、法 、德 、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

《孽子》据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一部同性题材长篇小说,它已不仅仅是涉及同性关系,而是以此为题材。不可避免的,题材的敏感性将成为一个噱头,吸引许多人抱着猎奇的心态去阅读这部作品。

如果以这种心态走进《孽子》,我们可能会失望。但换个角度来看,这种失望何尝不会带来另一种惊喜。因为《孽子》不是一部揭秘同性情欲的八卦史,它以非常严肃的态度去揭示男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

作为读者,我们在阅读时,如果把小说人物身上的“男同”标签拿掉,你会发现,他们的爱恨情仇与常人别无二致。但只因他们是社会的少数派,便被划归为异类,遭受偏见与排斥,沦为边缘人群。

他们是父亲的孽子,也是社会的弃儿。

然而纵使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他们依旧在努力与父亲和社会寻求和解。小说人物王夔龙被父亲放逐到海外,他多次想回到台湾却不被父亲准许,父亲甚至临终之际也不许他回来见最后一面。

傅老爷子的儿子——傅卫,因同性恋情被发现,即将上军事法庭,他和父亲通电话,请求当面与父亲交流解释,却遭到拒绝,在父亲生日那天晚上,他开枪自杀了。杨教头的同性酒吧从桃源春到安乐乡,不过只是为了建立一个隐秘而安全的安身之所罢了,却因无关人员骚扰而被迫关停。

这种父权与社会主流对同性恋者的压制中,谁也不会是最终的赢家。傅老爷子在儿子自杀后,追悔不已,甚至引发了严重的心脏病。

通过他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父亲与孽子都有各自的痛苦,一方毁灭另一方并非化解痛苦的方式,反而会使痛苦成倍的加剧。这种紧张关系的破解,需要尊重、沟通与时间,在这三者合力之下,父亲与孽子,社会主流与同性恋者之间才有希望达成一定程度的和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