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先秦诸子和魏晋文学

2024-05-30  本文已影响0人  花影婆娑

1.公元前770至前221年,这五百多年,即所谓春秋战国,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政治和社会的纷乱,使人的思想异常活跃。他们在求真理,想找到价值判断,成就了哲学的黄金时代,三百年出了十个哲学家,空前绝后。

2.老子的思想最透彻、孤寂、凄凉,完全绝望。他看破两大秘密:一是天,就是宇宙;二是人,就是生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所以《道德经》是绝望之书,是痛苦之书,是孤独高远的诀别书。老子看透人性的不可救,索性让大家回到原始状态。老子奇特,主张退、守、弱、柔,这在全世界的思想领域中独一无二。他的文笔,做到了直白、粗浅和含蓄,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种手法。“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原理呢,可以讲,但不能用一般的方法讲;要要给万物定位称呼呢,也是可以的,但不能用通俗的既成见解来分类。”“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人的精神世界、宇宙的物质世界,都是恍恍惚惚。从人的角度去观照、去思索,更是恍恍惚惚。先要承认恍惚,才能有领会。”这些表达直通现代艺术、现代物理,直白、简约又含蓄。

3.老子还认为,圣人与大盗,相对而存。到了没有圣人的时候,也就没有什么可盗的了。

4.物理学上的支点,是存在的,足以撬动地球的支点在理论上也是存在的,但精神界的杠杠所需的那个支点,是找不到的。

5.伟大的思想都是有毒的,你若能抗毒,就能得到益处。

6.曾有一位外国学者说,“《道德经》就是以一种令人费解的、似乎不合逻辑的风格写成的,它充满了迷人的矛盾,它那有力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捕获了读者的心灵,使读者摆脱了习以为常的逻辑推理的轨道。”

7.孔子的思想与老子正好相反,他乐观、积极、务实。孔子的理想是恢复尧、舜、文、武的礼乐,以中庸之道架构人伦关系,他根据周公的原则,周详地建立了一个生活模式。《论语》文学性极强,几乎是精炼的散文诗。

8.墨子提出“巨子”学说,甚至成立制度,有点像黑社会的教父,主张正义、和平、博爱。墨家不重文采,但通顺朴实,明白痛快,条理严谨。

9.孟子文学才能极高,有点机巧。

10.中国出庄子,是中国大幸。老子,庄子,与中国的方块字共存。

11.在文学史上,魏晋风度作为千古美谈,万世流芳,就是从汉末到晋末的两百年,谈那些中国文学家的言行和作品。所谓蓬莱文章建安骨,盛唐的文学,也是从建安来的。那时也是人才辈出,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曹家三父子,可供观瞻。能够欣赏崇高伟大作品的人,自己的内心也是崇高伟大的。陶渊明尤其可爱。

12.禅宗有顿悟、渐悟之说。顿悟一定要有渐悟的基础。顿悟可以写下来,渐悟无法写下来。作为一个有觉悟的人,心中一亮一暗、一冷一热,都可以写,也应该写下来,作为自己提升自我心性的考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